本文阅读简介:

  • 1、西汉监察制度的特点
  • 2、六条问事的详解是啥?
  • 3、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土地问题及解决方法,都是怎样的?
  • 4、柳宗元当过柳州刺史,是什么官

西汉监察制度的特点

汉代监察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监察机构逐渐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有必要点明:刺史制度是在原有的地方层层监察的基础上(并非原来地方没有监察),增加了中央直接监察的内容,使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权力得以延伸。西汉监察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汉武帝对地方实行的刺史出巡制。

并且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这往往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比用更高的官员去监察地方大员更能起到好的效果。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积极性的特点:直接对中央负责独立体系极高的办事效率。从西汉时期开始,监察就已经形成独立机构,充当皇帝耳目监督官员和人民。

地方监察制度特点:多元监督,相互制衡。汉代的监察制度设计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是由一个监察机关来全权负责,而是建立了多元化的监察机构来分享监察权,并相互制衡。

六条问事的详解是啥?

1、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 二千石 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歛为奸。

2、第六条,二千石不讲公德,不顾体统,低三下四地巴结豪强,贿赂公行,破坏政令。除此六条之外,刺史还具有监察各诸侯王,全面考察其活动的职责,具体内容有:巡行郡国,以六条监察郡守、相国、诸侯。

3、六条诏书,又称“六条问事”,是中国西汉时期汉武帝颁发给十三州刺史的诏书,规定了刺史的权力和职务范围。汉武帝以州的形式将除京畿地区以外的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每州设一刺史,由皇帝直接任免。

4、是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制定的,即“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不法事:词讼、盗贼、铸伪钱、狱不直、徭役不平、吏不廉、吏苛刻、逾侈及弩力十石以上,作非所当服,凡九条”。规定了明确的监察内容。

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土地问题及解决方法,都是怎样的?

开疆拓土:①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的地区;②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汉和西域的联系。

中央政府除了靠鬻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财政收入外,打击大商人,此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初衷。

一个很牛逼的人提出了一个很牛逼的法令解决的,即是史上著名的推恩令。这个牛逼的人就是主父偃。 元朔二年( 前127),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柳宗元当过柳州刺史,是什么官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柳宗元,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元和年间,出任柳州刺史。

柳宗元人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47岁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的最高官职为刺史,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韩愈是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24岁考中进士。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官至吏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