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胡渊(西晋将领)详细资料大全
  • 2、西晋初期都有哪些能臣?
  • 3、胡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是什么?
  • 4、历史上胡姓大将有几人
  • 5、历史上的胡姓人物

胡渊(西晋将领)详细资料大全

胡渊(247年-301年)字世元,小字鹞鸱,安定郡临泾县人,晋秦州刺史胡烈之子,魏车骑将军胡遵之孙。曾随军参加钟会的灭蜀之战。蜀国灭亡后,由父亲遣人告知钟会企图谋反,便和卫瓘一起诛杀钟会。

胡质:三国魏国荆州刺史。 胡渊:西晋将军。 胡车儿:东汉末年武将。 胡遵:三国时魏国大将。 胡威:西晋奉车都尉。 胡奋:西晋大将。 胡烈:西晋凉州刺史。 胡芳:晋武帝贵嫔。 胡国珍:北魏司徒。 胡充华:北魏宣武帝皇后。

胡烈(220年―270年),一作胡列,字玄武,安定临泾 (今甘肃镇原东南)人,曹魏车骑将军胡遵之子,镇军大将军胡奋之弟,三国曹魏、西晋时期将领。曹魏时为卫将军。为将伐蜀。钟会之反,胡烈与诸将皆被闭。

胡渊:西晋将军。胡遵:三国时魏国大将。胡威:西晋奉车都尉。胡奋:西晋大将。胡烈:西晋凉州刺史。胡芳:晋武帝贵嫔。胡国珍:北魏司徒。胡充华:北魏宣武帝皇后。胡焱:东晋散骑常侍。胡质 胡广:东汉重臣。

西晋初期都有哪些能臣?

司马炎叔父司马干、司马伦、司马亮分别封为平原王、琅邪王、扶风王,弟司马攸封为齐王,均为大国,司马炎叔祖安平郡王司马孚则超越制度,食邑户数多达4万户。

羊祜:西晋开国元勋之一,在灭吴战争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之后的晋灭吴有巨大贡献。杜预:西晋开国元勋之一,羊祜死后推荐的大都督,发动了灭吴战争,并成功。

王浚(252年-314年),字彭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西晋时期将领,曹魏司空王昶侄孙,骠骑将军王沈之子。官至司空、领乌丸校尉。王浚出身太原王氏。

胡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是什么?

来源于妫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或以封地“胡”为氏,称胡氏。来源于官位,出自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官吏胡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舜帝后裔妫满早年被封于胡(今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号胡公,筑胡襄城,胡姓出自其号。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氏望族。

来源有五种:出自妫姓 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春秋末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的以胡为氏。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

胡氏是中华姓氏之一,起源于周朝诸侯国胡国。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2018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5位,约占全国人口的16%。

胡姓起源于陈地,子孙向各地播迁,在三国时期,魏阳陵亭侯胡质居住在山西安定。胡姓的来源和历史: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春秋末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的以胡为氏。

历史上胡姓大将有几人

1、胡遵(?-256年),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魏卫将军。景初二年(238),辽东公孙渊反,司马懿遣遵等击破其将卑衍、杨祚。嘉平四年(252)冬十一月,诏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征吴。

2、大将军有两种。一种是南北朝之前的大将军,是最高官职之一。这种大将军没有姓胡的。一种是南北朝之后的大将军,动辄几十上百个。这样的大将军连史书上都不会有名字的。胡遵:文武双全,位居于车骑将军。

3、胡衍:战国时期名士。胡安:西汉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质:三国魏国荆州刺史。胡渊:西晋将军。胡车儿:东汉末年武将。胡遵:三国时魏国大将。胡威:西晋奉车都尉。胡奋:西晋大将。

4、胡公满:根据《元和姓纂》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后裔妫满。妫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妫满死后谥号胡公,后人以谥为姓为胡姓。胡衍:战国时期名士。胡毋敬:秦朝太史令,书法家。

5、胡遵,安定临泾人,三国时魏国大将,景初二年(238)公孙渊造反,胡遵在司马懿的指示下击破公孙渊将领卑衍、杨祚。

历史上的胡姓人物

1、胡毋敬:秦朝太史令,书法家。(胡母虽为复姓,起于胡姓。)胡母生:西汉临淄人,名生,字子都,西汉时经学家。胡安:西汉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质:三国魏国荆州刺史。

2、胡衍:战国时期名士。胡安:西汉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质:三国魏国荆州刺史。胡渊:西晋将军。胡车儿:东汉末年武将。胡遵:三国时魏国大将。胡威:西晋奉车都尉。胡奋:西晋大将。

3、姓胡的历史名人有胡广、胡曾、胡宏、胡得生、胡三省等。胡广,一名靖,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人,南宋名臣胡铨之后。明朝文学家,官员,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状元,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胡曾,唐邵州邵阳人,号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