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宋 三宋在这
本文阅读简介:
- 1、“三宋”中有最大的影响力的是谁?
- 2、比较“三宋”书法的共同点有什么?
- 3、洪武年间的“三宋”是指什么?
“三宋”中有最大的影响力的是谁?
“三宋”与元代大家鲜于枢、康里子山不同,唐人狂草的风韵被他们充分吸收,比元人草书更为不拘小节,没有受到二王及台阁帖的约束,充分发扬了明代人喜爱写草书的风气。宋广的作品很少能见到,宋璲传到后代的作品也没有好的,所以“三宋”之中还是宋克的影响最大,他虽然算不上提挈一代的大家,却也是开创明代书风的功臣。
比较“三宋”书法的共同点有什么?
由元入明后,书坛首先出现的代表人物是“三宋”。比较“三宋”书法,可以发现他们的一些共同点。其一,尽管他们没从帖学书法的范畴里跳出,但比起宋、元书法家,他们更注意书法的法度。比如宋克致力于皇象章草《急就篇》,宋璲专擅小篆书;宋广得旭、素草法精髓等。在书法史上,这些带有典范意义的古代作品或者某一书体的风格,体现着书法的创作规律,是书法特点的表现。然与二王传统相比,“三宋”书法相对地削弱了书法意韵的传达,更注重书法气势的发扬和形态的表现。这类重法度的书法侧重于技艺表现,带有较浓厚的装饰色彩。书技娴熟、风格健美是“三宋”的书法共同的特点。站在仲温帖学书法的立场上,詹氏对“三宋”进行批评,同时也指出了“三宋”书法的创新特点。事实上,在盛行艺术复古之风的元代书法中,“三宋”确实具有一股清新气息。
洪武年间的“三宋”是指什么?
洪武年间名振书坛,号称“三宋”的宋克、宋王遂、宋广,虽所善书体不同、风格各异,但他们总体上所表现出来的娴熟技巧、闲雅风韵,无一不受元人浸染;偏偏朱元璋喜爱宋王遂一类“如美女簪花”的书法,于是“三宋”书风遂成时尚。而与之相反的书风,比如说以苍劲峭拔大字著称的詹希元,却被朱洪武怒斥为“梗吾贤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