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带桥(宝带桥距今多少年)
本文阅读简介:
- 1、游记(之二十四)苏州宝带桥
- 2、苏州吴中区宝带桥如何
- 3、宝带桥的外形和艺术设计是怎样的?
- 4、宝带桥有多少个孔
- 5、宝带桥位于何地?建于何时?其建筑结构是怎样的?
- 6、宝带桥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游记(之二十四)苏州宝带桥
1、 宝带桥位于苏州城南,京杭大运河旁。
2、苏州宝带桥 宝带桥,又名长桥,与赵州桥、芦沟桥等合称为我国十大名桥。 横卧在距苏城三公里的古运河和澹台湖〈相传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居此,后宅陷为湖〉之间的玳玳河上。
3、苏州宝带桥建成于唐代元和年间(1829)。由当时的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
4、关于苏州宝带桥的诗句有哪些 苏州宝带桥 宝带桥,又名长桥,与赵州桥、芦沟桥等合称为我国十大名桥。横卧在距苏城三公里的古运河和澹台湖〈相传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居此,后宅陷为湖〉之间的玳玳河上。
5、苏州桥:青山绿水百花苑;聚龙醒狮万年城。 淮清桥:淮水东边旧时月;金陵渡口去来潮。 杭州半山桥:欲泛仙槎向何处;偶传红叶到人间。 西湖断桥: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
6、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 唐元和十一年 (816 年) 始建。 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山西晋祠鱼沼飞梁,北宋崇宁元年 (1102 年)建。 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广州潮州广济桥。明宣德十年 (1435 年)建。
苏州吴中区宝带桥如何
1、苏州古建园林——宝带桥宝带桥简介:宝带桥又名长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今长桥街道),傍京杭运河西侧,跨澹台湖口,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
2、宝带桥又名军官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军官镇,横跨京港运河西侧、与赵州桥、卢沟桥等一起被称为中国十大名校。
3、立于苏州市吴中区宝带桥。桥与塔同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两塔一为宝带桥北堍石塔,一为水中石塔,建筑形制完全相同。系南宋绍定五年(1232)重建宝带桥时建,方形五级八面,塔高三米,由整块青石雕成。
4、宝带桥 宝带桥又名长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今长桥街道),傍京杭运河西侧,跨澹台湖口,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
5、首先是宝带桥,这座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在唐元12年建成,后来被英国舰队太平军损毁,直到1956年重新修复。可见这座桥见证了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经历了风霜雪雨。
宝带桥的外形和艺术设计是怎样的?
1、石塔高4米,以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底座正方形、刻海浪云龙纹;塔檐塔刹也均以石块刻成。每级八面,各设佛龛,龛内镌有佛像。在 26与27孔间水盘石上,也有同样及塔一座。
2、设计者根据它这一特定的地理因素,独具匠心,采用了连拱桥的建筑形式,建有53个桥孔的平坦宽阔的长桥。 这种做法既减轻了桥的自重,又便于挽舟拉纤,桥下众多的桥孔亦利于泄水。
3、桥两端各有一对石狮,北端有石塔和碑亭。宝带桥设计精巧,结构奇特,由53孔的落墩连孔桥形成。桥从13孔开始逐渐隆起,到15孔为最高点,到17孔又恢复原高度。
4、宝带桥创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唐代为发展漕运业,加快转运三吴地区的贡物北上进京,苏州刺史王仲舒捐出自己的宝带助资始建古运河边的纤道,因此桥以“宝带”命名。宝带桥是横跨在澹台湖口的纤道建筑。
宝带桥有多少个孔
宝带桥有53个孔。位于东方大道与吴东路交界处,宝带桥别名长桥,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玳玳河水道之上,傍京杭运河西侧,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
宝带桥,别名长桥,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玳玳河水道之上,傍京杭运河西侧,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桥梁全长318米,宽1米,桥孔53孔。
又有说因桥似宝带浮于水上而得名。后经历代多次重修,明代建成53孔石拱桥,现存桥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1956年修葺恢复旧观。
现在的宝带桥是明正统年间重建的,桥的南北两端原来各有一对石狮子。桥长约318米。由53孔的落墩连孔桥形成。桥从13孔开始逐渐隆起,到15孔为最高点,到17孔又恢复原高度。
宝带桥位于何地?建于何时?其建筑结构是怎样的?
1、宝带桥所在地是江苏省。宝带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长桥街道,该桥东方大道与吴东路交界处,起于大运河,上跨玳玳河水道,终至澹台湖,桥梁全长318米,宽1米,桥孔53孔。
2、宝带桥(Baodai Bridge),别名长桥,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玳玳河水道之上,傍京杭运河西侧,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
3、宝带桥又名长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今长桥街道),傍京杭运河西侧,跨澹台湖口,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
4、宝带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5公里处,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有“苏州第一桥”之美称。唐朝元和年间,苏州刺史王仲舒为筹建此桥,变卖束身宝带。
5、苏州宝带桥,一个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今长桥街道),东南,傍京杭大运河,跨澹台湖。桥全长316米,桥面宽4米。宝带桥又名长桥,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我国十大名桥。
6、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它的建筑结构(敞肩式),是当时石拱桥结构最先进的一种。江苏苏州宝带桥 宝带桥又叫小长桥,在江苏苏州市东南,始建于816~819年。
宝带桥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在修建大桥的开始阶段,由于当时的官府财政十分紧张,王仲舒就慷慨捐出自己的玉质腰带,用来充资建桥,宝带桥也由因此得名了。大桥建成后,有人说大桥好像一条悬浮在水上的宝带,真是恰如其实的美妙。
相传,唐代刺史王仲舒卖掉宝带捐资建桥,故名“宝带桥”。事实上,唐代筑堤作行道,受水浪冲激易毁,以后逐渐以桥代堤。南宋时(1232年),将它完成改为石桥。后来,历代都有修整。
宝带桥建成于唐代元和年间(1829)。由当时的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
为筹措建桥资金,王仲舒带头将自己身上的宝带捐出来,宝带桥之名由此而来。又有说因桥似宝带浮于水上而得名。后经历代多次重修,明代建成53孔石拱桥,现存桥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1956年修葺恢复旧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