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窑炉的历史
  • 2、岳州窑传承人现状
  • 3、岳州窑的湖南出土
  • 4、岳州窑的介绍

窑炉的历史

1、玻璃窑炉的开端是1867年德国西门子兄弟建造了连续式燃煤池窑。玻璃熔窑,指玻璃制造中用于熔制玻璃配合料的热工设备。将按玻璃成分配好的粉料和掺加的熟料(碎玻璃)在窑内高温熔化、澄清并形成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

2、古代的窑炉主要有独体的小窑炉逐渐过渡到群体一次性可以大批烧制陶瓷的窑炉。主要燃料是煤炭。

3、二十世纪50年代,无芯感应窑炉得到迅速发展。后来又出现了电子束窑炉,利用电子束来冲击固态燃料,能强化表面加热和熔化高熔点的材料。

4、窑炉(kiln;furnace;oven)是用耐火材料砌成的用以烧成制品的设备,是陶艺成型中的必备设施。人类上万年的陶瓷烧造历史,积累了丰富的造窑样式和经验。

5、南方出现了龙窑,北方出现了馒头窑。这两种窑炉的温度,都能够不太困难地将温度烧到一千摄氏度到一千三百摄氏度,这一点对原始瓷的发明极为重要。

岳州窑传承人现状

岳州窑传承人现状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岳州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国防,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岳州古窑青瓷研发中心负责人。

岳州窑的湖南出土

参观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岳州窑器物所留下的印象。1973年湖南省湘阴县出土了一尊罕见的青釉龙首,年代为隋朝。胎骨呈灰白色,施青色釉,开片自然,烧结火候较高。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以越窑、瓯窑、婺州窑、洪州窑、岳州窑最为著名。 岳州窑,因窑址在今天的湖南省湘阴县,所以又称“湘阴窑”。烧造历史西晋——五代。还是《茶经》说:“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

岳州窑,古代汉族瓷窑之一。位于湖南湘阴县城内。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常德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岳州窑”之名,始见于唐代陆羽《茶经·四之器》。唐代岳州窑在陆羽《茶经》中列宜茶青瓷名窑第4位。

1950年后,在湘阴铁角嘴窑头山一带发现的窑址中,所出土的陶瓷残片,器形、胎质、釉彩等均和长沙唐墓中的青瓷器相似,与陆羽《茶经》中所记述的青瓷器完全相同。

岳州窑的介绍

1、远浦楼 远浦楼为仿古建筑,屹立于湘江湘阴城区段东岸,占地面积2188平方米,于2003年 动工复建,2005年竣工。远浦楼取名源于昔日潇湘八景之一的“远浦归帆”,目前远浦楼内陈列有书房展览。成为我县标志性景点之一。

2、岳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湖南湘阴的窑头山、白骨塔和窑滑里一带,东晋时称湘阴窑。产品釉色青黄,胎骨灰白。 鼎州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是宋代名窑耀州窑的前身,以生产青瓷为主,兼烧黑釉瓷器。

3、岳州窑:在今湖南湘阴县,唐属岳州,故名,烧瓷于隋唐五代,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胎色灰白,胎较薄、较轻,胎体不太致密。(2)釉色灰青或豆青,也有青黄或酱绿色的。

4、岳州窑:在今湖南湘阴县,唐属岳州,故名,烧瓷于隋唐五代,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 胎色灰白,胎较薄、较轻,胎体不太致密。(2) 釉色灰青或豆青,也有青黄或酱绿色的。

5、岳州窑自南北朝到盛唐一直以烧制青瓷闻名,晚唐在其影响下出现了烧制釉下红 绿彩瓷器的长沙窑,主要以出口中东地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