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鱼腥藻属于自养植物吗
  • 2、鱼腥藻有没有细胞壁?
  • 3、鱼腥藻的分化
  • 4、鱼腥藻是不是自养生物

鱼腥藻属于自养植物吗

1、鱼腥藻是自养生物。小球藻和鱼腥藻属于自养型生物,则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光照充足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使小球藻和鱼腥藻彼此分散开来。

2、鱼腥藻属于自养生物。鱼腥藻能自行制造有机营养物质的有机体,如绿色植物,能产生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还有一些细菌能合成莲花。

3、实验结果指出,蕨体通过叶腔中的腺毛细胞可以将上述四种物质转输给共生的鱼腥藻,说明在满江红-鱼腥藻共生体中存在着一条由蕨向藻的物质运输途径。

4、鱼腥藻是蓝藻门念珠藻科的一属。植物体为单一丝状体,或不定型胶质块,或柔软膜状。藻丝等宽或末端尖细,直或不规则螺旋弯曲,具胶鞘。细胞球形、桶形,异形胞间生,孢子1个或几个成串靠异形胞或位于异形胞之间。

鱼腥藻有没有细胞壁?

裸鞭毛藻类鱼腥藻的细胞没有细胞壁,通常在淡水中生长。形态特征方面,鱼腥藻的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圆柱形、长条形等。

有3层细胞壁。需要600倍的显微镜才能看清其细胞。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形式是1分裂为4,生长繁殖迅速,经过加工后的品质优秀的小球藻是非常不错的健康食品。

600倍显微镜下,小球藻的细胞呈球状,细胞小,细胞直径大约只有2-8微米,与人类红血球大小相似,深绿色,细胞壁很厚,以纤维素为主。细胞分裂形式是1分裂为4。

实验证明,能固氮的蓝藻体内有一种固氮酶,对氧十分敏感,在缺氧条件下,它的固氮效率最高。固定下来的氮被贮存在藻蓝蛋白里,并可以把它们转移到相邻的营养细胞中去。

至今已有120多种蓝细菌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与满江红鱼腥蓝细菌(Anabaena azollae)共生的水生蕨类满江红,是一种良好的绿肥。

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进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鱼腥藻的分化

1、水华可以是浮游生物引起的,其中主要是浮游藻类,浮游藻类中主要有几大类:蓝藻、硅藻、绿藻、隐藻、裸藻、金藻、甲藻,其中蓝藻门是最常见也最普遍。

2、世界上最早的一种生物是蓝藻。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距今35~33亿年前,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3、鱼腥藻,是蓝藻门中的念珠菌科的一种藻,约有100种左右,藻丝单一,或群集成群体;自由漂浮,或粘附基质上。

鱼腥藻是不是自养生物

鱼腥藻是自养生物。小球藻和鱼腥藻属于自养型生物,则培养时,应将培养瓶放置于光照充足条件下,每天早晚需振荡摇匀培养瓶各一次,使小球藻和鱼腥藻彼此分散开来。

鱼腥藻不属于自养植物。厥类、裸子,直至被子植物的代表种共生,鱼腥藻(蓝藻的一种)便是生活在红萍的叶腔中,向后者提供了氮素营养。

实验结果指出,蕨体通过叶腔中的腺毛细胞可以将上述四种物质转输给共生的鱼腥藻,说明在满江红-鱼腥藻共生体中存在着一条由蕨向藻的物质运输途径。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是组成 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以 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也没有 核仁, 只有 拟核,进化地位较低。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等。

有的像鱼腥藻在土壤里生长固氮属于第一类。他们不依存与植物体,所以是自养的。再就是如满江红、地衣那就属于与植物共生,就要从植物体内获取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