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壮族“抛绣球”
  • 2、三月三抛绣球的由来
  • 3、抛绣球是哪个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壮族“抛绣球”

壮族抛绣球的习俗,宋、元时代就已有之,最早记载于二千年前绘制的花山壁画上,但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制的古兵器“飞砣”,并且多在狩猎中应用。后来,人们将飞砣改制成绣花布囊,互相抛接娱乐。

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抛绣球是壮族人民最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之一,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当时人们在作战和狩猎中会甩投一种用青铜铸造的古兵器“飞砣”,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飞砣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绣球。

抛绣球是广西壮族的风俗。绣球最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在狩猎和战争的运用的兵器逐渐演化成用于传情达意、娱乐身心、竞技强身的绣球。直至今日,抛绣球的习俗仍在广西地区广泛流传。

整个游戏中参赛人员不可说话、打手势。接球者在接球的过程中需回答问题,每人一题,限3秒内否则直接作答错处理,答错扣10分。抛绣球游戏的由来 抛绣球是壮族最为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即绣球。人们在茶余饭后常互相抛接以娱乐,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现在已经演变成为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宋朱辅《溪峦丛笑》载:“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双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

抛绣球是壮族的。抛绣球又名绣球舞,主要流行在广西德保、靖西、天等、大新、龙州、田阳、田东、都安、马山等县。活动形式:每逢春节和三月三歌圩,壮族男女青年对唱山歌,表达爱情求偶。

三月三抛绣球的由来

1、其实在广西地区壮族的三月三抛绣球是壮族最为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绣球,原本最早在古代是一种兵器,现在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

2、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3、姑娘抛出的绣球,代表着姑娘的心. 用彩绣做成的绣球,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 在古代,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的娘领,就预定于某一天,这一天一般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

4、三月三抛绣球的含义 娱乐:在壮族三月三这天抛绣球一般多数都是在互相娱乐增加节日气氛。纯洁的爱情:男女互相扔绣球给心中中意之人,就是代表一种纯洁爱情的象征。

5、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全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绣球各式各样,有方形、多角形等。

6、抛绣球:在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有抛绣球的习俗。在节日到临之前,姑娘们会赶制绣球,这些绣球有多角形、圆形、方形等形状。赶制完绣球后,姑娘们会进行抛绣球活动,以此来向自己的意中人传达情意。

抛绣球是哪个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经过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绣球就成了壮乡人民的吉祥物,壮乡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后来也就有了抛绣球、狮子滚绣球等民间活动。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如下:抛绣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是一项极具壮族文化底蕴、轻便灵活的运动,是壮族人民在春节、“三月三”、中秋节等传统佳节的歌圩上开展的一项活动。

抛绣球作为壮族人民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广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一定的社会性、民族性、实用性及趣味性,这无形中增强了此项目的吸引力,而美丽的绣球和其乐融融的歌声更使人有一种心动不如行动的感觉。

把圆形卡纸两边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把15个圆形卡纸三边分别向中心点折去。然后用双面胶5个一组的拼贴在起。做好的部件全部拼贴在一起就可以了。

后来这一活动就逐步演变为一类民间的传统体育形式。壮族民间的板鞋竞技,形式多样,主要有穿板鞋抢粽子、板鞋秧歌舞、板鞋戏水、板鞋采香包(壮族一种吉祥物)、板鞋抛绣球、板鞋扇舞、板鞋拳术、板鞋踩气球等等。

当然,姑娘一般会看准意中人,把绣球抛到他身上,以便他捡到。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 绣球传说 关于绣球,在壮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