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宋宁宗赵扩为什么会把理学定为伪学?
  • 2、为什么说儒学是中国最大的伪学
  • 3、伪学的解释

宋宁宗赵扩为什么会把理学定为伪学?

宋宁宗赵扩,南宋第四代皇帝,他之所以能够顺利登基主要是因为有宗室赵汝愚和外戚韩侂胄的支持。因此他登基后任命赵汝愚为宰相,韩侂胄为枢密院都承旨。不过这两人随后开启了争权夺利的斗争。

赵汝愚尊崇道学,他还把朱熹给请来做了宋宁宗的老师。不过这场斗争以韩侂胄的胜利告终,庆元元年(1195年),赵汝愚罢相,他的支持者也都纷纷被外放。次年,宋宁宗还在韩侂胄集团的策划下,下令禁止道学,定理学为伪学,史称“庆元党禁”。

宋宁宗的前任是他的父亲宋光宗,可是宋光宗这个人胆小懦弱,还是个妻管严,导致宋光宗与他的父亲宋孝宗关系恶化,甚至在宋孝宗的葬礼上还不想露面,结果惹得群臣激愤,直接拥立太子赵扩做了皇帝。

而这场宫廷政变功劳最大的就是赵汝愚和韩侂胄。但是韩侂胄的野心是很大的,他是吴太后的外甥,当时主要也是为了要得到太后的支持,否则根本也不需要这么一个人。

宋宁宗登基后,开始论功行赏了,可赵汝愚认为外戚不可言功,所以韩侂胄只升一阶,本就野心大的他这下对赵汝愚怀恨在心。

赵汝愚尊崇道学,所以他当上宰相后开始重用理学人士,推荐朱熹为皇帝侍讲。朱熹多次进言,认为应厚赏韩侂胄而不让其参预朝政。

可当时赵汝愚并没有当回事,可理学人士多次弹劾韩侂胄,使得他的怨言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他逐渐获得宋宁宗的信任后,开始打击报复,赵汝愚推荐的人才先后被外放,他还任命亲信控制言路,因为同党,对抗赵汝愚。

赵汝愚当年因为韩侂胄的外戚身份惹了他,而他现在以宗室之亲担任宰相,不利于社稷安定为由,让宋宁宗废了他的宰相位,把他外放了。

赵汝愚一倒,他的支持者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朱熹就是其中之一。掌握了大权的韩侂胄称理学为伪学,以此打击理学人士。言官为迎合韩侂胄,纷纷大肆攻击理学,甚至把他们称为了逆党。宋宁宗遂下诏严禁理学,并在王沇的奏请下,订立《伪学逆党籍》。

可以说宋宁宗之所以会把理学定为伪学,主要是由于韩侂胄。

为什么说儒学是中国最大的伪学

说儒学是中国最大的伪学,也仅是一家之言。

提出这种言论的人认为,要成为“学”至少必须具备如下的三个要素:构成记忆的公理要素、构成理解的方法和工具要素、构成创造性可能的开放或自由心态的要素。

而儒学并不完全具备上述要素。尤其是公理方面,儒学充满了唯心主义。

伪学的解释

伪学的解释

欺人之学;假学问。 宋 庆元 时, 韩侂胄 与 赵汝愚 争权,因 朱熹 等人倾向 赵汝愚 , 韩 得势后,谓贪黩放肆乃人之 真情 ,而 廉洁 好修者都是伪人,遂称道学为伪学, 丞相 赵汝愚 以下五十九人全部罢斥,禁用 赞同 朱熹 道学观点 的士 人。 宋 叶适 《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 志铭 》 :“方籍田时,以伪学斥士具尽,独不及 良甫 ,然遂自乞外补。”参阅 宋 李心传 《道命录》 卷七下、 宋 樵川樵叟 《庆元 * 》 。

词语分解

伪的解释 伪 ě 同“伪”。 部首 :亻; 学的解释 学 (学) é 效法,钻研 知识 ,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 讥讽 人只知 模仿 ,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