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史记》之【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阅读摘记
  • 2、史记—张耳、陈馀
  • 3、陈余是赵国大将军,为何不救自己的大王?

《史记》之【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阅读摘记

1、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自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

2、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

3、钜鹿城中食尽兵少,张耳数使人召前陈馀,陈馀自度兵少,不敌秦,不敢前。

史记—张耳、陈馀

1、陈馀恼怒,待到齐王田荣背叛楚国,陈馀便借军队,调动所属三个县的全部军队袭击常山王张耳,张耳败逃投奔汉王。陈馀打败张耳,收复了赵国的土地,接赵王做国君,赵王对陈馀感恩戴德,分封陈馀为代王。

2、陈涉在蕲州起义,打到陈地,军队已扩充到几万人。张耳、陈余求见陈涉。陈涉和他的亲信们平时多次听说张耳、陈余有才能,只是未曾见过面,这次相见非常高兴。

3、张耳,是魏国大梁人。他年轻的时候,曾赶上作魏公子无忌的门客。张耳曾被消除本地名籍,逃亡在外,来到外黄。

4、张、陈二人当了复建赵国的将相之后,因争权和思想不一而分道扬镳,成了冤家,陈余投靠赵、楚,张耳则投靠汉 刘邦 。汉高帝三年(前204),张耳灭赵,杀了陈余,刘邦封张耳为赵王。

陈余是赵国大将军,为何不救自己的大王?

陈馀因为赵歇软弱,国内局势刚刚稳定,不到封国去,留下来辅佐赵王,而派夏说以国相的身份驻守代国。公元前205年,刘邦向东进击楚国,派使者通知赵国,要和赵国共同伐楚。陈馀说:只要汉王杀掉张耳,赵国就从命。

当时,赵国的国王是被项羽改封为代王又被成安君陈馀重新拥立为赵王的赵歇,赵歇重新成为赵王之后,为了表达对成安君陈馀的拥立之恩情,立陈馀为代王,但陈馀不到代国赴任,而是留在赵国辅佐赵王歇,独揽军政大权。

项羽分封诸侯王时,因为陈馀没有跟随他入关,所以没有被封王,而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占据赵国最肥沃的土地。陈馀对此大为不满,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跟张耳相等,为何张耳被封王,自己却被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