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什么是众值?
  • 2、众值可以是一个区间吗
  • 3、对众值,中位值,均值作出讨论怎么样

什么是众值?

众值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主要反映某一现象的一般水平,常运用于单项指标的分析。对应最大频数的变量值。

众值又叫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当数值或被观察者没有明显次序(常发生于非数值性资料)时特别有用,由于可能无法良好定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例子:{鸡、鸭、鱼、鱼、鸡、鱼}的众数是鱼。

扩展资料:

频数

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

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

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众值可以是一个区间吗

众值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值既40-49岁,人数30,比其他区间人数都多。众值取45岁。中位数是年龄从小到大排列,中间那个人的年龄,偶数个的中位数是第n/2和n/2加1个人的平均年龄,是40-49,取中间45岁。平均岁数是0.15*25 0.2*35 0.3*45 0.2*55 0.15*65=45

从上得出中位值,平均值,众值相等

对众值,中位值,均值作出讨论怎么样

(1)平均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因此它会因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2)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日常生活中诸如“最佳”、“最受欢迎”、“最满意”等,都与众数有关系,它反映了一种最普遍的倾向。

优缺点:

平均数:需要全组所有数据来计算;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中位数:仅需把数据按顺序排列后即可确定;不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众数:通过计数得到;不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