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抒情小赋名词解释是什么?
  • 2、如何区分大赋和小赋?
  • 3、抒情小赋的特点

抒情小赋名词解释是什么?

1、小赋的解释汉 代后期继大赋后出现的新体赋,至 六朝 而盛行。多为抒情作品, 篇幅 较小,少用典故。至 唐 宋 , 进士 考试科目中的律赋亦称小赋。

2、抒情小赋产生于东汉中后期。东汉中后期的赋,重在抒情述怀,篇制短小,故称之为抒情小赋。代表作家、作品为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所以,骚体赋与抒情小赋是有区别的。

3、将小赋称之为抒情小赋,恰恰说明了文学从赞颂走向自省,从王室走向平民,走向个人的特点。整个汉代的发展在此刻才开始感情的真正流露。而承载它的小赋也有着文体本身的优点。大约末世的心态不适合于长篇的表达。

4、抒情小赋主要以字句温婉为主,多以作者的亲身感受和真实所想,让人感觉情真意切或是感动。抒情即是抒发自己的情感,文章篇幅一般不会太长,但是精炼,耐读,引人入胜。

如何区分大赋和小赋?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大赋有人们所说的律赋、排赋等,如:《七发》、《羽猎赋》。而小赋多指篇制比较短小的赋有张衡的《归田赋》。

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描写帝王狩猎;描写城市宫殿;抒发怀才不遇;杂谈草木禽兽;叙述行迹经历;其中,前两种是赋在汉代最流行的两种文体。汉赋分为三种类别:分别是大赋、小赋和骚体赋。

抒情小赋的特点

1、大致分为纪行赋、述志赋、托物言志赋、爱情赋四种类型,折射当时时代精神,即强烈的愤激情绪、冷静的理性精神、现实的入世精神和无为自然的道家思想。

2、抒情小赋多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的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刺世嫉邪赋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

3、抒情小赋兴起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唐宋以来一直绵延不息。在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

4、抒情小赋主要以字句温婉为主,多以作者的亲身感受和真实所想,让人感觉情真意切或是感动。抒情即是抒发自己的情感,文章篇幅一般不会太长,但是精炼,耐读,引人入胜。

5、代表作家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扬雄的《甘泉》等。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东汉中后期的赋,重在抒情述怀,篇制短小,故称之为抒情小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