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意图,俄乌冲突双方战略意图
本文阅读简介:
- 1、什么是公司战略意图?
- 2、战略意图的三个步骤
- 3、俄乌开战八个月,俄罗斯的战略意图究竟是什么?
- 4、战略意图的主要手段
- 5、德国军队进攻苏联的战略意图是指什么?
- 6、三大战役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什么是公司战略意图?
战略意图(Strategic intent) 1989年, Gary Hamel 和 C.K. Prahalad 的一篇标题为《战略意图》(Strategic Intent)的文章,引起了 战略 观念的突破,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篇文章当时发表在了《 哈佛商业评论 》上。
Hamel和Prahalad为战略意图所下的定义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宏伟梦想,它是企业的动力之源,它能够为企业带来情感和智能上的双重能量,藉此企业才能迈上未来的成功之旅。
战略意图是针对企业内部的,它是用来发掘企业采取战略行动所需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图反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是企业做什么,以及 如何利用这种独特的途径来创造竞争优势。
——战略意图指的是企业希望实现的目标,或者说想做成什么样的事,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明确战略意图是战略思考的起点。 通常战略意图可以是未来3~5年的描述,而战略目标应该是分年度的具体目标的陈述。
战略意图的三个步骤
阶段一:前期评估,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如评估行业竞争环境、分析行业内商业模式、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企业优势劣势及机会威胁等等。
制定目标;确定战略执行过程中的重点;制定行动计划和划分阶段;制定实施战略的措施。供参考。
我们要洞察市场,可以形象表达为“五看”:看行业趋势、技术趋势、市场变化,看客户需求,看对手变化,看自己能力,最后要落到看到自己的机会有哪些、在哪里。
俄乌开战八个月,俄罗斯的战略意图究竟是什么?
1、俄乌冲突是围绕乌东问题(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爆发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这两年泽连斯基的骚操作原因导致。
2、俄罗斯采用地面作战部队,就是为了让泽连斯基知道,用地面部队推进,一点点将乌克兰的军队压缩,让他们感受到压迫的力量,最终达到战略意图。若是泽连斯基还不同意,那么,俄军的坦克部队,还会继续推进的。
3、俄罗斯部长回应这是战略性的撤退,因为要重新集结队伍,以利出击。重新作出部署,巩固顿涅茨克方向的军事力量。所以这场战争还不会结束。
4、其次,导火索是促成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各种政治事件,但这些促成因素皆源于俄的政治不自信以及在领土吞并上的野心,而非真正受到威胁。
5、乌克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身处黑海地理要塞是粮食出口大国和欧洲能源通道;乌克兰身处北约东扩的要塞使其成为地缘焦点。本次俄乌冲突核心原因仍是俄罗斯对抗北约东扩,未来仍需美俄达成战略妥协。
战略意图的主要手段
1、日本公司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明显采取了4种竞争性创新方法:建立优势梯次日本企业依次建立了劳动力成本、质量和可靠性、全球性渠道与品牌、区域性制造和设计中心等优势,而且越是在后来建立的优势,越不容易被对手攻破。
2、设置挑战。 寻找和认定企业所将面临的适当的挑战,并与全体员工对此展开沟通交流, 使他们深信不疑,随时准备迎接挑战。由此,这些挑战就转变成了实现企业战略意图的手段和动力。
3、一个企业战略意图的实现情况会直接反映到财务数据上,监控若干重要的财务数据几乎是现在管理公司最流行和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因此,大多数公司也可能给出一组具体而且通用的财务数据进行战略监控。
4、企业战略实现手段有:1应急的方法;2理性的方法。应急战略的最终目标不明确,其构成要素是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方法侧重于战略的管理流程。
5、组织保证措施 战略决定结构,结构跟随战略。企业要有效地运营必须将战略与组织相联系。组织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战略意图在组织结构上的反映。
德国军队进攻苏联的战略意图是指什么?
德军以“闪击”战略,首先以航空兵猛烈轰炸苏联的重要城市。铁路交通、通讯枢纽和海空军基地等重要战略目标。然后,以优势的坦克兵团进行猛烈突击,向苏联防御纵深迅速发起进攻。
总的战略企图是以装甲部队纵深锲入,大胆作战,摧毁苏联西部的陆军主力,尔后快速追击,建立一道从伏尔加河到阿尔汉格尔的防线以对付苏联的亚洲部分。而且,他认为德国这样做还可以阻止英国与苏联结成同盟。
而德国之所以会进攻苏联,最关键的还是因为资源问题,苏联有德国需要的天然气和石油等资源,并且蕴藏量很大,所以德国尽管最后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还是会选择进攻苏联。
首先,在德国看来,苏联是最不能让人放心的“盟友”德国要攻打全球,离不开苏联的战略资源。二战打得就是现代化武器的战争,诸如飞机、坦克、自行火炮、潜艇、卡车等都离不开石油,而德国自己缺乏石油资源。
三大战役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1、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
2、三大战役分别指的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光辉里程碑,也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3、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