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中(虚中见义)
本文阅读简介:
- 1、河南话虚中什么意思?
- 2、王鼎字虚中文言文翻译
- 3、宇文虚中的介绍
河南话虚中什么意思?
河南话虚中是有点骂人的意思,指哪些故意找事,不懂事理,危害他人的人。
王鼎字虚中文言文翻译
王鼎字虚中文言文翻译:
王鼎,字虚中,涿州人。(他)从小好学,居住在太宁山几年,博通经史。当时马唐俊在燕、蓟一带很有文名,恰逢三月上巳日,(马唐俊)和志趣相同的人在水边举行除灾求福的仪式,饮酒赋诗。王鼎偶然来到席上,马唐俊见王鼎粗鲁,便安排在下座。
(马唐俊)想用诗难为王鼎,就先拿出自己的作品来要求(王鼎)赋诗,王鼎提笔立刻写成。马唐俊对王鼎文思的敏捷奇妙感到惊异,因而和他结为朋友。
清宁五年,(王鼎)考中进士。(王鼎)调任易州观察判官,改任浃水县令,多次迁升官职至翰林学士,当时的典章制度大多出自他的手。(王鼎)上书论述治理天下的十件事,皇帝认为王鼎通晓施政要领,遇事多向他咨询。王鼎刚正不阿,别人有过错,他必定当面指责。
寿隆初年,(王鼎)升任观书殿学士。有一天在公主宅第宴会,(王鼎)酒醉和客人争执,埋怨皇帝不了解自己,(因此)被交付狱官审讯。罪状奏闻,皇上大怒,将他杖打、刺面、免官,流放镇州。过了几年,(皇上)发布赦令,唯独不赦免王鼎。
恰巧当地长官召王鼎写贺表,(王鼎)乘机把诗送给使者,其中有“谁知天雨露,独不到孤寒”之句。皇上听了很怜悯(王鼎),当即召他回来,官复原职。(王鼎于)乾统六年去世。
王鼎的轶事典故:
王鼎生活检朴,克已奉公,怜恤民苦。在治黄工程中,以七十四岁高龄,且背患疮疾,亲临工地指挥,紧张时竟八日不返公寓,困时和衣卧于轿中。
为赶工期,不避严冬,春节也在工地度过。吃饭时买民夫食物,他告诫督工人员“大工之役,终日胼胝于风雪水口中”“工程全赖若辈”,要大家爱惜民力尊重民工,赢得爱民如子的口碑。
王鼎与林则徐相知。林则徐听到王鼎自缢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写了《哭故相王文恪公》以祭奠。1845年,林则徐被招还北京时,特到蒲城,拜望了王鼎故居,并亲到王氏的坟莹祭奠了王鼎。
王鼎宦海40年,后官居宰辅之位,其在刑部、户部等职任上,多有建树,受到当时社会进步人士的尊重和敬慕,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与王均有深交。
王也大力奖掖后进,但他从不结党营私。史书赞其“清操绝俗,生平不受请托,亦不请托于人”。王生前为官,两袖清风;“卒之日,家无余赀。”
宇文虚中的介绍
宇文虚中(1079~1146年)初名宇文黄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成都府广都(今成都双流县)人,宋朝爱国大臣、诗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宋徽宗赐其名为”虚中“,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历仕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迁为黄门侍郎。南宋建炎二年,出使金国被扣押。金熙宗继位,加授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封河内郡开国公,加特进,后因图谋南奔而被杀。宋孝宗淳熙六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予谥肃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