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哪里?
  • 2、黄景仁最有名的诗
  • 3、“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是什么意思?

“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意思,这句话出自哪里?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杂感》。黄景仁作为读书人,却说读书没用,实际上他是想反映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虽年少成名,却没办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到头来还是穷困潦倒。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笔下,来自于他的一首诗《杂感》。

“百无一用是书生”意思就是: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杂感》,全诗如下: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百无一用是读书人”源于清朝黄景仁的诗词作品《杂感》,作家出自于对上流社会勃然大怒的情绪,用反语的技巧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内心情感。

黄景仁最有名的诗

黄景仁最有名的十首诗如下:《绮怀十六首·其十五》黄景仁〔清代〕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裂旦指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肆配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 《绮怀之十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绮怀》黄景仁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人中年。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感旧》黄景仁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写醉流霞。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是什么意思?

意思: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出自:清 黄景仁《杂感》原诗:杂感 清代: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整首是这样的: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泣,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之情。【原文】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