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前庭器官简介
  • 2、内耳的膜迷路
  • 3、膜迷路分为哪三大部分?

前庭器官简介

前庭器官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感受器官,它藏在颞骨内的内耳迷路之中,结构非常小而且复杂,它的弯弯曲曲的硬管(骨管)里套著软管(膜管),可分为半规管和前庭两部分。

前庭器官是由3个半规管和前庭两个器官组成的。3个半现管为轮状的3个小软管,分别成直角交叉。前庭由内部充满液体的卵形囊和球形囊这两个小口袋组成的。

前庭器官是指内耳迷路中除耳蜗外,还有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后三者合称为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

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长在头颅的颞骨岩部内。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内耳又称迷路),前庭就在人的内耳中,是内耳器官之一,由三个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组成。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器官。

内耳的膜迷路

由膜管和膜囊组成,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在形态上,除前庭部分的膜迷路与骨迷路不同外,其他部分两者形态非常相似,膜迷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各部分互相连通。

内耳右侧骨迷路及膜迷路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是套在骨迷路内的封闭的膜性管道,被内淋巴液填充。根据其与骨迷路的对应关系依次分为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蜗管。

内耳的结构复杂而精细,又称迷路,有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位于颞骨的岩部内,含有听觉和平衡系统的感觉终器。骨迷路和膜迷路形状相似,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膜迷路含有内淋巴,膜迷路和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不相通。

内耳是一些埋藏在颞骨岩部里的复杂而弯曲的管道和膜性囊,因为它构造复杂,管道盘旋,形同迷宫,人们常常称之为迷路。内耳迷路外壳质地坚硬,叫做骨迷路。骨迷路中包藏着和它形状大致 相似的膜迷路。

膜迷路分为哪三大部分?

1、基底膜分两部,外侧的梳状带和内侧的弓状带。螺旋器(corti)位于基底膜上,由各种感觉毛细胞、支持细胞及盖膜(tectorialmembrane)构成,是听觉感受器。

2、构成膜迷路的主要部分是椭圆囊、球囊(小囊)半规管、耳蜗 在椭圆囊内的底和前壁上有椭圆囊斑,球囊内的前壁上有球囊斑,它们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

3、膜迷路由膜管和膜囊组成,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规管及膜蜗管,各部相互连通。椭圆囊位于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隐窝中。囊壁有椭圆囊斑,分布有前庭神经椭圆囊支的纤维,感受位觉,也称位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