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万钟(米万钟是谁)
本文阅读简介:
- 1、晚明号仲石的是谁
-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引用米万钟的诗句
- 3、襄樊历史文化名人及事迹...
- 4、颐和园里有一块“败家石”,石头怎么会败家呢?
- 5、米万钟为什么被号称友石先生?
晚明号仲石的是谁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创作的集大成者。张岱的简介: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
南宋后期的山水画僧以若芬影响最大,他字仲石,号玉涧,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少年出家,云游江湖四十载,山川万象,摹记于心。晚年居杭州上天竺寺,将胸臆丘壑倾诸笔端,所作奔放简括,水墨淋漓,变金碧繁丽为苍茫雄奇,骇人心目。
”屠田叔即晚明文人屠本(自号憨先生),序文以“笑”着眼,从屠氏《笑词》中细细体味出作者“胸中五岳坟起”的真正创作心态,道尽所谓“笑”“苦于老”的涵义,意味深长。
南宋中期的山水画僧德止,号清谷,江西人,书画诗文俱精,曾为庐山寻真观左右壁作山水画,朱熹为之题诗,事见《画史会要》。 南宋后期的山水画僧以若芬影响最大,他字仲石,号玉涧,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米万钟(1570-1628)字仲诏,号友石,是晚明的著名文人,书法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米万钟以“好石”著称,时称“友石先生”,并将这种爱好追溯到自己的先祖米芾。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引用米万钟的诗句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引用米万钟的诗句?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借景。
.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借景。 2.去掉了“主要”,这句话就不能表明“因水成景,借景西山”是重要的造园艺术手法,而实际上它是重要的造园艺术手法,所以不能去掉。 3.造图所依据的样本。
幽居卜筑藕花间,半掩柴扉日日闲。新竹移来宜作径,长松老去好成关。绕堤尽是苍烟护,旁舍都将碧水环。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
要求500字左右写的是个性鲜明的人一定要突出鲜明的个性只写一件事不要写家长带我去医院。
襄樊历史文化名人及事迹...
1、对于襄樊人来说,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是“外籍”人士。但诸葛亮对襄樊的影响和为襄樊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了“本地人”。他从13岁随其叔父诸葛玄避乱襄阳到27岁被刘备请走,在襄樊整整生活了十四年。
2、皮日休是襄阳的过境名人,22岁起,皮日休曾在襄阳城隐居10年)等。在襄樊出生的北宋书画家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大家”。
3、诸葛亮 诸葛亮虽不是襄樊人,但他对襄樊的影响和为襄樊作出的贡献,却是非常大的。他从13岁随其叔父诸葛玄避乱襄阳到27岁被刘备请走,在襄樊整整生活了十四年。
4、任乾德令时曾为谷城县令狄栗作墓志铭。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十二月,他任乾德(今襄樊老河口市)县令。翌年,为修礼兴学的谷城前县令狄栗作墓志铭,向人们推广其善举。
5、襄樊五中以培养过杨威同学为荣,在校史中重点宣传她在民族危难时的英雄壮举;欧庙镇积极工作,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建立了杨威事迹陈列室和献花室。并于1997年9月将原镇中学改名为杨威中学,在校园里树起了杨威烈士的汉白玉全身塑像。
6、古襄阳:襄阳古城,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古称襄阳城,汉江以北为樊城区(古称樊城),襄阳市即以古襄阳、古樊城为中心。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
颐和园里有一块“败家石”,石头怎么会败家呢?
因为为了这块石头,很多人耗费了很多的钱财和物力。在北京颐和园乐寿堂院内,有一块横卧在汉白玉石座上的巨石名叫青芝岫,俗称“败家石”。这块巨石产自京郊房山,是四百多年前明朝一位官员米万钟发现的。
所以当他发现这块石头的时候费了很多钱将它运回家去。但是因为石头太大了,就算把家的钱财都败光也没法运回去,所以这块石头就叫败家石了。
米万钟为运这块大青石,花了不知多少钱,石头运到良乡,他的财力也耗尽了,只好丢弃路边。所以,当时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
颐和园的败家石开源于明朝著名画家米万钟。米万钟特别钟爱石头。一日,米万钟访石来到大房山,发现一块长8米、宽2米、高4米的巨石。此石经自然风化,通体千孔百穴,嶙峋瘦透,堪称奇石。
颐和园中有一块石头,这是屹立在颐和园里像屏风一样的名为青芝岫的石头,这个名字是乾隆皇帝所写的。但是很多导游都提醒游客不要和他拍照,因为这块石头还有一个人们都不喜欢的名字,叫“败家石”。
在颐和园乐寿堂院内,有一块横卧在汉白玉石座上的北太湖石名叫青芝岫,俗称“败家石”。 长8米,宽2米,高4米,重约二十几吨。窗体顶端这块巨石产自京郊房山群峰之中。四百多年前,被明朝一位太仆(官名)米万钟发现。
米万钟为什么被号称友石先生?
米万钟是历史上著名的石痴,有“友石先生”的称号,他一生最大的喜好,就是收藏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石。据说他曾经去过很多地方,爬山涉水,就是为了收集奇石。
米万钟(1570-1628)字仲诏,号友石,是晚明的著名文人,书法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米万钟以“好石”著称,时称“友石先生”,并将这种爱好追溯到自己的先祖米芾。
米万钟:明书画家,字友石。祖籍顺天。生平酷爱奇石,积蓄奇石甚多,人称友石先生。任江西按察使,为魏忠贤所恶,因而削籍,后官至太常少卿。
相传米万钟是宋代米芾后裔,爱石成癖,自称“石隐”,取号“友石”。他多才多艺,在诗、书、绘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喜欢奇山异石。
一名尹仁,小名寅哥、鲨儿,字元晖。其画继承米芾传统,用泼笔法画烟峦云树,别具风格,运笔草草,自称“墨戏”。米万钟:明书画家,字友石。生平酷爱奇石,积蓄奇石甚多,人称友石先生。米喇印:清初西北回族起义领袖。
米万钟性好石,人谓无南宫(芾)之颠而有其癖,真是不为过誉。石癖 友石 米仲诏嗜石,有五石最奇:一灵壁石,高四寸余,延袤陂陀,势如大山,四面皆画家皴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