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爱屋及乌,恨屋及乌,是一个道理
  • 2、恨屋及乌,反受其殃
  • 3、恨屋及乌
  • 4、有“恨屋及乌”这个成语吗

爱屋及乌,恨屋及乌,是一个道理

是一个道理。

爱屋及乌意思是喜爱那个人连带地爱护停留在房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连对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也喜欢。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爱到了一种极度热衷的程度。出自《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我国民间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屋上,谁家就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和《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这样的诗句,意思是“且看乌鸦哪里落,灾祸就落谁的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爱它的。

恨屋及乌,反受其殃

“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连带喜爱与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与此相反,恨屋及乌,则会因厌恶、憎恨而迁怒与之相关的一切。

不要觉得只有年轻人才会恨屋及乌,事实证明无论什么年龄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不喜欢一个人,连带着与他有关的一切都不喜欢,就连他的呼吸都是错的,甚至还在背后恶语相向。

不喜欢一个人,我们可以和他保持距离,没有必要恶意中伤,甚至连他周围的人也一并迁怒。这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做法,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所不愿意的,不希望别人施加给你,可是我们往往欠缺“将心比心”。当你厌恶、憎恨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时,却迁怒与之相关的一切,不曾想过,被你迁怒的对象是多么无辜,他们并未做错什么。

学生时期,因为不喜欢某个任课老师,连带着他的课也不好好听,被你讨厌的老师并没损失什么,可是你那一科却废了,很可能还影响到升学考试。你看,你可是一点好处都没讨到,反而蒙受巨大损失。

成年后,工作中,生活里,也许你还是会恨屋及乌。

不喜欢一个人,我们有千万种理由,可能是他的面相不好;可能是看不惯他的为人处事;可能是跟他三观不合;可能就是最最简单的没有眼缘……

与人相处,我们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应该客观、理性地去评价他人,心平气和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就事论事,而不是恨屋及乌。

恨屋及乌

这是老锦关于思维模型的第38篇文章

有一个真实的心理现象。911事件发生,世贸中心被摧毁的时候。巴基斯坦人的大部分立刻认为是印度人干的;而穆斯林人的大部分则认为是犹太人干的。

这就是讨厌/憎恨心理。

憎恨倾向是一种心理调节工具,它促使深陷其中的人们:

1.忽略讨厌对象的优点;

2.恨屋及乌,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行动;

3.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实。

讨厌心理是天生的。人们尤其讨厌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

比如,新生儿会对自己很坏的人产生“与生俱来的讨厌和憎恨”。

为什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很难和解?

由于双方历史记载的事实大相径庭,导致彼此对事实认知不一致。加上以牙还牙和讨厌心理的影响,你对我不好,我也憎恨你,冤冤相报无尽头啊!

虐待俘虏本质是憎恨心理导致报复性行为。

憎恨心理从没有彻底消失。

现代政治体制,其实是正确处理仇恨的艺术。

另外,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非常常见。

巴菲特开玩笑说,富人与穷人的主要区别是,富人能够一辈子起诉他们的亲戚。

启示:

1.避免憎恨蒙蔽自己的双眼,扭曲事实。保持客观理性;

2.避免得罪人。否则,容易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障碍;

3.主动示好,以德报怨,扭转冤冤相报的局势;

4.对家庭内部子女一视同仁,强调团结友爱及互帮互助,避免兄弟姐妹之争。

参考文献:《穷查理宝典》

有“恨屋及乌”这个成语吗

没有“恨屋及乌”

爱屋及乌 [ài wū jí wū]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褒义

出 处

《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例 句

他一直珍藏着学生制作的纪念品,~,这正是教师的爱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相濡以沫 因乌及屋 屋乌之爱 屋乌推爱 民胞物与

反义词

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