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乐府,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是
本文阅读简介:
- 1、南北朝乐府有何不同的特点?请写具体一点!
- 2、南朝乐府几乎全是什么
- 3、南朝乐府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与特色
南北朝乐府有何不同的特点?请写具体一点!
南朝乐府特点:
1、 内容集中描写男女之情(90%以上),绝大多数以女子口吻表现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与相思.2、 表现的爱情几乎完全是浪漫色彩,很少考虑伦理因素,基调大多是哀伤的.3、 南朝民歌语言出语天然,喜欢运用双关隐语.4、 形式以五言四句为主,约点总数三分之二,对五言绝句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北朝乐府特点:
1、 反映北地风光、游牧生活,例:《敕勒歌》; 2、 表现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例:《琅琊王歌辞》; 3、 反映背井离乡从征之苦,例:《陇头歌辞》、《企喻歌辞·其二》; 4、 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诗歌,表现出北方民族注重现实、表达直率,例:《折杨柳枝歌》;
南北朝乐府差异:
1、 在感情表现形式上,北朝民歌以直率粗犷为特征,南朝民歌以婉转缠绵为基调.2、 在语言风格上,北朝民歌以质朴刚健,富有力感见长,南朝民歌以华美精致,双关隐语为主.3、 在诗歌形式上,北朝民歌五言句式约占60%,七言四言约40%;南朝民歌五言约三分之二,其余为四言、杂言.
南朝乐府几乎全是什么
《南朝乐府》几乎全是民歌。
南朝乐府全部录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民歌约近500首,几乎全是民歌,其中《西洲曲》是南朝无名氏创作的乐府民歌,载于《玉台新咏》,这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被称为南朝乐府民歌最高成就。南朝乐府收录诗歌格调清新明快,不但再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之美,也表现出南朝女子的浪漫情怀。
南朝乐府民歌,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统称为“吴声”与“西曲”,所收人的篇章也最为完备。“吴声”歌曲产生于江浙一带,以南朝都城建业(今南京市)为中心;“西曲”歌则产生于建业以西,即长江中游和汉水以西广大地区,以荆(湖北江陵)、郢(湖北宜昌)、樊(湖北襄樊)、邓(河南邓县)等都市为中心。
《南朝乐府》相关知识
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风格与汉乐府民歌的质朴和北朝乐府民歌的刚健迥然不同,以清新婉转、本色自然见称。《大子夜歌》“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二句,本来赞美的是《子夜歌》的曲调,其实也不妨引申为对南朝乐府民歌艺术特色的形象概括。这种特色的形成,和当时的经济生活、社会习俗、文学风尚乃至地理条件都是息息相关的。
南朝有不少文人喜欢创作乐府歌辞,作品数量比较多的有谢灵运、鲍照、沈约、王融、江淹、吴均、江总等人,帝王中则有梁武帝、简文帝、元帝父子和陈后主。其中鲍照卓然挺出,成就最高。
其他作家的作品,多属刻意拟古或模仿民歌,清新活泼者少,华丽绮靡者多。至于那些质木滞重的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更不足论。总之,南朝文人创作的乐府,成就不能和民歌等量齐观。
南朝乐府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与特色
南朝乐府民歌起东吴,屺于陈,今传五百余首。多辑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清商曲辞》,少数在《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其中“吴歌”三百余首,“西曲”一百余首。
格调清新明快,不但再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之美,也表现出南朝女子的浪漫情怀。语言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来自于南方女子特有的俏巧聪慧。行制多五言四句,语短情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