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寒露风对晚稻的影响及防御对策有哪些?
  • 2、寒露风的危害有哪些?
  • 3、寒露有什么传说故事?
  • 4、寒露节气的特点是什么?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5、什么是寒露风?

寒露风对晚稻的影响及防御对策有哪些?

1、适当增施磷钾肥。晚稻施肥要忌偏施氮肥,可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寒抗旱能力。灌水护苗。

2、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合理安排生产。寒露风的长期预测,可提供各级领导和农民朋友安排双季晚稻生产时参考。

3、影响稻粒正常灌浆发育,形成瘪粒。寒露风影响晚稻抽穗扬花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风,干燥只在凉冷的条件下才会影响结实。实验表明:当风力大于3级以上、相对湿度小于60%时,危害就会更大。

4、寒露风的主要危害为低温冷害。对长江中下游一季稻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影响灌浆成熟,对长江中下游及华南晚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正常抽穗杨花和受精结实,严重的表现包颈、结实率低、灌浆不饱满,甚至完全空秕粒。

5、其实,最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杂交水稻双季晚稻品种大面积推广、抗寒能力减弱,寒露风低温指标就会提高。

6、寒露节气(10月上旬)前后,正值晚稻抽穗扬花时期,如果这时一连三天或二天以上日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则会造成晚稻空壳、瘪粒,导致减产。

寒露风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稻粒正常灌浆发育,形成瘪粒。寒露风影响晚稻抽穗扬花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风,干燥只在凉冷的条件下才会影响结实。实验表明:当风力大于3级以上、相对湿度小于60%时,危害就会更大。

2、造成寒露风危害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低温。一般在抽穗扬花期,低温出现越早、温度越低、低温出现时间越长,受害就越重,若伴有大风、阴雨或过于干燥,则加重其危害。

3、一般情况下,寒露风严重的年份,晚稻产量就明显降低。造成寒露风危害的因素较多,但主要是低温。一般在抽穗扬花期,低温出现越早、温度越低、低温出现时间越长,受害就越重,若伴有大风、阴雨或过于干燥,则加重其危害。

寒露有什么传说故事?

老夫妻双鬓已白,跟前一个儿子叫寒露,已二十来岁,为人忠厚,有几分傻气,可他摇耧播种、耕田锄禾样样都做得出色,常受到村里人的夸赞。寒露没有成亲,成了老两口的心病,就央亲托友,多方打听哪村有像样子的好姑娘。

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在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就是寒露了,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寒露节气的特点是什么?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1、气温降得快 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华西地区除外),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

2、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3、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阳历的十月八日或九日,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4、有时可以扩展到华南。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8℃、10℃已较常见。不过,风雨天气大多维持时间不长,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秋高气爽。

5、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我国传统将寒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6、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

什么是寒露风?

1、通常将寒露节气前后的低温冷害称为寒露风,寒露风出现范围一般是在长江以南地区。寒露风是冷空气南下或台风与冷空气共同影响下出现的一种低温、干燥(有时阴雨)、伴有较大北风的天气,对农作物生产危害很大。

2、秋季冷空气侵入后引起显著降温使水稻减产的低温冷害。在中国南方,它多发生在寒露节气,故名寒露风(又叫社风)。会影响水稻农作物的种植,产量。

3、寒露风是南方晚稻生育后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