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流 熔岩流天
本文阅读简介:
- 1、火山喷发的熔岩流直接来自哪里
- 2、熔岩流的流速决定因素
- 3、熔岩流地貌及堆积物
- 4、求解释什么是基性熔岩,什么是酸性熔岩,什么是绳状熔岩流?
火山喷发的熔岩流直接来自哪里
1、火山喷发物质主要为岩浆,来源于地壳中的第二层,也就是地幔,在上地幔的上部,物质主要为熔融状态,被称为软流层。
2、总的来说,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壳深部或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岩浆的形成是因为部分熔融和熔融体与地壳中的母岩分离。当部分熔融物质随地幔流动开始上升时,在流动中也会产生液体和固体的分离,液体聚集后行程熔离。
4、答案是否定的,岩浆并不是来自地下2900千米以下的外核,而是来自于地下大约80至400千米深处的“软流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演讲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
5、来自地核,因为地核里全是温度极高的岩石(注!:不是岩浆)。岩浆是来自上地幔,因为岩浆来自地下200千米处~~~。
熔岩流的流速决定因素
1、熔岩流的速度取决于以下几点:喷发熔岩类型及其粘度;其流经的地面坡度;熔岩流流出的地形环境;火口溢流速度等。玄武质熔岩流可流到火山口以外几十公里远。
2、基性熔岩黏性低,流动性大,流速取决于坡度,最高可达45~65千米/小时,一般为15千米/小时。酸性熔岩黏滞,流动不远,甚至壅塞于火山口内。当熔岩冷却和凝结,或气体排尽和成泡沫状时,它的黏度增加,运动滞缓。
3、酸性熔岩粘滞,流动不远,大面积的熔岩流常为基性熔岩。温度高、坡度陡时,熔岩流的流速可达每小时65km。熔岩流的形态取决于多个方面,如熔岩成分(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流量、地形和环境等。
熔岩流地貌及堆积物
1、石幔(又称石帷幕)为丰富碳酸盐的薄层水(面状流),沿洞顶或洞壁裂隙流出而沉积的波状、褶状流石,形如帷幕。有时可形成薄而透的旗状次生碳酸钙,称石旗。
2、岩溶堆积物包括洞穴沉积和泉华沉积。它是一种成因极其复杂的混合体,有化学沉积,也有机械沉积。
3、火山锥 在岩浆涌出地面的通道(火山口)附近,在岩浆活动停止后,由于各种火山喷出物冷却凝固和堆积,形成圆锥状山丘,这就是火山锥。像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座著名的锥状火山。
4、酸性熔岩粘滞,流动不远,大面积的熔岩流常为基性熔岩。温度高、坡度陡时,熔岩流的流速可达每小时65km。熔岩流的形态取决于多个方面,如熔岩成分(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流量、地形和环境等。
求解释什么是基性熔岩,什么是酸性熔岩,什么是绳状熔岩流?
1、酸性岩浆的二氧化硅含量相对较小基性岩浆的二氧化硅含量相对比较大 挥发分里面主要成分为co2,h2o,h2,hcl 岩浆里面溶解的co2越多,越偏酸性。
2、酸性熔岩粘滞,流动不远,大面积的熔岩流常为基性熔岩。温度高、坡度陡时,熔岩流的流速可达每小时65公里。熔岩流的形态取决于多个方面,如熔岩成分(玄武岩、鞍山岩、英安岩、流纹岩)、流量、地形和环境等。
3、岩浆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以及少量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等。熔岩流在喷溢过程中,因压力骤降,挥发分会大量逸失,因此还不是真正的岩浆,仅是最接近于岩浆的物质。
4、熔岩流指从火山口或火山裂隙喷出到地表丧失了部分气体的流动岩浆。基性熔岩要比酸性熔岩的流动性强。熔岩流冷却后形成固体岩石堆积有时也称之为熔岩流。
5、酸性熔岩黏滞,流动不远,甚至壅塞于火山口内。当熔岩冷却和凝结,或气体排尽和成泡沫状时,它的黏度增加,运动滞缓。凝固的熔岩在地表形成特殊的形态,最常见的是陆地上的绳状熔岩和块状熔岩,以及水中的枕状熔岩等。
6、熔岩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喷出地表后挥发分逸散的炽热熔融状态的岩浆,又称熔浆;一是指由熔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没有冷却的熔浆可以沿山坡或河谷流动,其前端多呈舌状,称为熔岩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