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功,命功和性功
本文阅读简介:
- 1、佛教命功
- 2、南宗的修炼举要
- 3、不同的身体状况应如何修炼命功性功
- 4、道家的性功和命功是什么
- 5、养生为什么必须性命双修?且命功养生较之性功养生更重要?
佛教命功
首先,你所看到的得很重病死去的,不一定都是高僧大德。即便是,他可能也有许多的地方修的不如法,或者是他在过去世中造了很重的业障,今世难以逃脱业报的惩罚。
汉传佛教衰落的原因是没有继承。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以大乘佛教为主。汉传佛教的影响力,伴随中国势力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后世的藏传佛教。
对生与死的态度是不同的:佛教的目标是“必杀技”,它脱离了生与死。道家对生活有积极和积极的态度。起源和信念是不同的:佛教和佛教的诞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是凡被尊为教的,大多和迷信有关,我和你倾向称佛家,因为佛家道家的本事并不是迷信,而是真正的大科学,上至宇宙璇玑,下到场效细胞,无所不至,又无所不精。
佛教并不主张算命,更不主张以算命谋生(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佛遗教经》),将算命谋生称为「邪命自活」,但也不绝对地反对。
佛教视色身为无常之假躯,在修行方法上侧重心性,以戒、定、慧三学为修行纲领。可见,佛教的修行方法一般属于道教所谓的性功范畴。
南宗的修炼举要
“渐悟”,就是通过坐禅、诵经来凝心、摄心,离弃世俗的影响和烦恼,认识和保持“心性本净”,以求内心解脱后世南宗风行天下,习禅者以为禅宗法门不需坐禅,只须于一机一境上骤然悟得,就可以得道了。
道教的重要派别。南宗丹法,重在命功,先命后性。创始于[北宋]张伯瑞,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该派以“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称紫阳派。
道教门派—南宗 道教内丹学的重要派别。创始于北宋张伯瑞,流传于南方广大地区。该派以“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又称紫阳派、天台宗。 张伯瑞(987—1082),字平叔,号紫阳。
禅宗南宗讲就言下明心见性的顿悟法门,祖师当是唐朝六祖慧能法师,北宗则是以 五祖弘忍大弟子 神秀和尚的渐悟法门,讲究渐进,逐次,领悟参透如来实相,更具体的你可以参考《六祖坛经》所讲内容。
正是在这样的层面上,南宗提出了“此心即道”、“心外无别道”的思想。白玉蟾在《谢张紫阳书》中如是说到:尝闻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而南宗派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由张伯端所传,伯端又受之于陈抟和刘海蟾。张伯端开创的南宗倡导归复发扬老庄。
不同的身体状况应如何修炼命功性功
最后无为的性功,离开肉体还是寸步难行,即使阳神出窍的功夫,末了还是要“火化金身”,把肉体躯壳焚化之后,才能脱质升举,飞升而仙,说明性功修炼离不开命功。
性功是内功的一种,练的是人体的肾和睾丸还有Yin Jing 这几个部位,这功夫练成以后,无女不攻,无女不破,称之为现实版的少林洗髓经。
心理脆弱或行为不良者,则先从性功入手,炼己筑基,排除私心杂念,调整平衡,提高追求层次,开拓心胸情怀,然后配合服药和炼气,性能得到良好的效验。性功与命功可以在不同时候有不同侧重,但要互相带动,共同长进。
道家的性功和命功是什么
性功,是与命功对立而称的一个名词。命功主要是指道门修行得遇真师、得受真诀后下手炼形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等实实在在的、可以在当下的生命境界中见到显著变化升华的功夫。
道家功夫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为性功,一为命功。性功指心性上的修养,对大道的体认和德的实践,可以理解为精神层面的觉悟,个人的清净无为,恬淡虚无与逍遥自在。
命,指属物质身体方面的气、元气。宋元以来的内丹书中,性、命实际上是神气的代称。《玄宗直指万法同归》谓“道在太极前谓性”“炁之付物之命。宋元以来的内丹书,对性、命道、太极,性与命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哲学探讨。
“性”就是脱离人们肉体而存在的真性;“命”则是与人的肉体相关联的血气与脉络。在修性上,以炼心为主,提高素养,积功累德,以求得真性显现。
性即精神,性功包含做人、立德、立言、善事。就是以养神为上。命即指物质,这里是指人体形体。命功,指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就是说养形次之。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时并重。
养生为什么必须性命双修?且命功养生较之性功养生更重要?
性命双修指身心全面修炼,达到至高完美的境界。是中国道教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体育哲学人体观的范畴之一,传统养生的完美理论。性即精神,性功包含做人、立德、立言、善事。就是以养神为上。
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这是本功区别于其他气功的根本之点,也是它有特殊养生功效的原因所在。
养生,是将人,渺小的力量融入到自然,融入到宇宙去,从而让自己的视野,领悟,体质得到最大化的提高。很多人只知道养生的字面意义,而不知道内涵。养生是道家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的。
道教养生家提出的性命双修的思想,是建筑在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上。一般而论,性命和形神是两对可以相通的概念。性与神是相通的,均指人的心性、精神、意识等;命与形也一致,是指人的生命、形体。
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这是本功区别于其他气功的根本之点,也是它有特殊养生功效的原因所在。所以道家养生功既能使人转弱为强,且能返老为少;不但可驱除疾病,恢复健康,而且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
只求简便易行,适合自己;社会实践活动,内丹家强调内外双修、功行两全,不仅要修性功、命功,还要利物济生、苦己利人、参与社会、积累功德,使性命双修在社会生活中见到实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