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美国国债货币化的隐秘路径
大家都在使用↓↓↓
CS:GO免费开箱网站(免费取回):>>点击开箱<<
作者:Les Barclays,编译:Shaw
本文将深入探讨当前金融领域最重要的趋势之一——稳定币立法的推进及其对美国国家债务管理、美元国际地位巩固以及全球市场博弈的潜在影响。这一进程不仅涉及加密货币监管,更与债券市场动态、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竞争密切相关。
若稳定币被纳入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体系,其影响将远超加密货币领域,对全球贸易、制造业、债务发行及货币政策产生深远作用。这可能使美国在降低国内重建成本的同时,加大对竞争对手的金融压力,并吸引资金回流至美国经济体系。
《GENIUS法案》的核心内容与出台背景
稳定币是一种始终价值为1美元的数字资产,但目前关于其发行和运作规则尚不明确,引发了对其安全性和透明度的担忧。
《GENIUS法案》(参议院版本)旨在为支付稳定币(即承诺以固定货币价值赎回的数字资产)建立监管框架。该法案规定,只有获得许可的实体才能发行支付稳定币,类似于需要特殊执照才能发行数字货币。
关键差异
监管权归属:参议院版本将监管权集中于财政部,而众议院版本则由美联储、货币监理署及其他机构共同分担。
规则制定:根据参议院《GENIUS法案》,货币监理署(OCC)单独负责发布规则;而众议院《STABLE法案》则要求多个机构协作。
共同目标
安全优先:仅允许获批公司发行稳定币,类似于只有持牌银行可保管资金。
消费者保护:限制美国境内支付稳定币的发行范围,仅限于“获准支付稳定币发行方”。
市场清晰度:规范约2380亿美元的稳定币市场,为数字货币发行提供明确框架。
最新进展:《GENIUS法案》以308票赞成、12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2025年7月17日,美国众议院正式批准《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GENIUS法案”),并提交特朗普总统签署。最终,参议院版本胜出,成为首个获得国会两院批准的加密货币法案。
尽管两项法案在监管机构选择上存在分歧,但目标一致:为数字美元制定规则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广泛接受后,可能对规模达28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稳定币如何推动国债需求
由于安全性与流动性优势,美国国债是稳定币储备的主要支柱。稳定币发行商通常选择无风险资产支撑其代币,这使其成为国债的重要买家。
与货币市场基金不同,大多数稳定币不对持有者支付收益或利息,从而实现高额利润率。例如,Tether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了超过10亿美元的运营利润。
稳定币可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之一,其购买行为有助于降低债券收益率。特朗普政府可能借此恢复收益率曲线正常化,同时缓解对国家债务问题的担忧。
从国债角度看稳定币的作用
稳定币可以通过增加国债需求来降低融资成本,从而使美国能够以更低收益率进行再融资。
数据显示,2024年Tether成为美国国债第七大买家。未来,类似Tether等稳定币发行商可能进一步扩大对美国国债的购买规模。
美联储目前持有约40%的国债,需在2025年至2026年间展期。下图展示了不同期限的短期国债利率:
稳定币作为短期国债的主要买家,可通过降低收益率缓解美国的债务压力。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强调,美国希望在数字资产领域保持领导地位,并利用这一优势在全球市场施加影响。
贝森特对稳定币的支持态度表明,美国政府正试图通过稳定币推动国内外政策目标。
金融稳定还是数字脆弱性?
稳定币的快速发展也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在大规模赎回或流动性危机情况下。
-
监管不确定性:缺乏明确规则导致稳定币相关方面临持续挑战。
-
运营韧性:技术架构稳定性至关重要,任何中断均可能削弱信任。
-
消费者保护与信任:储备透明度不足可能导致信心丧失。
-
与现有系统的整合:稳定币需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无缝对接。
-
系统性风险:设计不当或监管不足的稳定币可能威胁金融体系稳定。
悄然货币化的政治逻辑
稳定币的普及创造了一种“悄然货币化”现象,即通过私人市场需求推动美国国债增长。
截至2025年初,稳定币发行商已持有超过12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预计到2028年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
“离岸量化宽松”的效应
稳定币的全球化应用实际上创造了对美元的需求,而无需美联储印制更多货币。
随着稳定币普及,美元化进程可能加速,进一步巩固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
这种“离岸量化宽松”通过私人市场力量自动推动对美国国债的需求,而无需政府直接干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