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耐火电池电解质以防止热失控
据外媒报道,韩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电动汽车电池起火。该方法将灭火器中的部件应用于电池,以抑制电池过热引起的“热失控”现象。
图片来源: 忠南大学
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of Korea)报道称,忠南大学(Chungnam National University)Song Seung-wan教授与韩国电气技术研究院(Korea Electr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组组长Do Chil-hoon,以及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Korea Basic Science Institute)能源材料研究组组长Lee Young-joo合作开发了一种不可燃电解液。该研究成果于3月发表在国际期刊《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报告(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 – Reports)》上。
如果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因冲击或过热而迅速升高,就可能引发一种名为“热失控”的爆炸。众所周知,此前发生的大量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都源于这种热失控现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使用的碳酸酯基有机溶剂因其易燃特性,被认为是热失控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团队借鉴了氟和磷等用于灭火的成分。他们利用这些成分研制出一种特殊的液体,并将其应用于电池的电解液中。最终,他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能够在加热时自行灭火的电解液。
当电池内部温度急剧升高时,电解液会受热分解,产生高活性的“氢自由基”。研发的电解液能够捕获氢自由基,从而抑制火焰燃烧。这就像在电池内部安装了灭火器一样。
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解液完全不会着火,与现有电解液相比,着火时间为“0秒”,有效抑制了热失控现象。此外,采用该研发电解液的电池即使经过600多次充放电循环,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Song Seung-wan教授表示,“通过用此次开发的电解质替换现有的电解质,可以大幅降低热失控的风险,期待其能够应用于所有需要锂离子电池的领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