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汽车,要做就做世界级品牌
继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后,又一家汽车央企成立,那就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汽车”)。
中国长安汽车未独立之前,隶属于兵器装备集团。如今从兵器装备集团的二级子公司到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一级独立央企,中国长安汽车的蜕变可不只是企业组织架构调整那么简单,毕竟目前汽车央企就只有3家。
一汽集团、东风集团自不用说,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立下汗马功劳。那为何中国长安汽车能与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平起平坐?成为独立央企对中国长安汽车又有何用?中国长安汽车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几家国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不够快。”
中国长安汽车的“晋级”其实早有预兆,在2024年3月时,上头就曾明确表示,汽车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不如一些跨国大厂和自主民营企业,为此还专门推出政策单独考核三家央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
而今年2月9日,长安汽车就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事项。还未到半年时间,中国长安汽车就已经在7月29日正式成立。
中国长安汽车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实现“闪电重组”,和其优异的“考核”成绩相关。
2024年,长安汽车共计售出268.3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5.12%,其中自主品牌销量高达222.64万辆。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深蓝、启源等子品牌全面开花,新能源销量实现73.46万辆,同比大增52.8%,在央企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中国长安汽车乘胜追击,1-6月产销超过135万辆,创下近8年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销量为45.2万辆,同比增长49.1%。
按照现在良好的发展势头推测,中国长安汽车2025全年销量大概率将突破300万辆,新能源销量也有望实现100万辆。
除了销量表现亮眼外,中国长安汽车还符合国家对于新能源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比如在创新层面,中国长安汽车过去十年围绕新能源领域,累计投入超400亿元,成功自研了全球领先的中央环网架构SDA、800V平台、“金钟罩”电池、深蓝超级增程、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
“新能源 智能化”领先优势,中国长安汽车不就是最适合的新汽车央企人选吗?
往大了说,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还能撬动千亿级经济增长。中国长安汽车落户重庆,这里有宁德时代、华为等顶级供应商,能形成“半小时供应链圈”,以点带面,预计将带动重庆GDP年增长1.5个百分点,并在未来五年创造5万个新增就业机会。
换言之,在国家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中国长安汽车凭借着硬核的综合实力,顺利抓住了“升咖”的机会。
中国长安汽车的战略定位以及目标十分清晰: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其中的核心就三个字——世界级。
虽然中国新能源发展在全球断层领先,但是主要销量仍集中在国内市场,海外销量基本属于小打小闹,目前还没有哪个国产品牌能称得上是世界级品牌,中国长安汽车亦是如此。
不过独立后,中国长安汽车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也给了国产品牌成为世界级品牌的希望。
一方面,中国长安汽车原来的母公司——兵器装备集团是军工企业,这一身份在国际上难免敏感。中国长安汽车现在成为独立央企后,无疑是获得了欧美市场准入的“通行证”。
另一方面,独立央企的身份还能让中国长安汽车吃到更多红利。比如在资本层面,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属性使中国长安汽车获得了更高的信用评级,这种国家级背书也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融资成本优势,据测算,可使其海外项目融资利率降低1.5-2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中国长安汽车的发展节奏之后可以自己掌握,过去重大事项的决策需要上报兵器装备集团,而现在不用再等着层层审批,决策权大幅提升,这意味着其资源整合能力、自主研发效率也将随之提升。
比如资源整合能力,通过集团化运营,中国长安汽车可强化研发、制造、资金、人才等资源统筹,快速有效解决有关发展难题。
独立央企的身份是光环,更是杠杆,中国长安汽车将借此撬起全球市场。
中国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的产销规模要达成500万辆。
要知道去年比亚迪卖了427万辆,在全球汽车市场中排名第五。也就是说,中国长安汽车把目标放在了全球前五。不过中国长安汽车自己还是很谦虚的,表示要努力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根据中国长安汽车的规划来看,未来海外市场将成为一大销量支柱,到2030年时占比要超过30%,也就是要卖出150万辆,相当于如今特斯拉的体量。
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长安汽车已经准备好了。
首先将投入大量资金,中国长安汽车未来十年在新汽车领域将投入超2000亿元,并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同时布局AI垂域模型等前沿领域。
未来五年,中国长安汽车将在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车型,不只布局平价车市场,还将推出7款以上30万元级全球车型。
要成为世界级品牌,还有一大前提是拥有全球制造基地,中国长安汽车正在慢慢满足这一条件,在全球范围内规划了巴西、印尼等20个海外工厂,目前已建成并投产9个,可利用产能为26万辆。
其中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位于泰国的长安罗勇工厂在今年5月已经正式投产。此外,中国长安汽车还打通了欧洲国际物流通道,如今英国、德国、挪威等市场的首批整车已经发运。
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光靠单打独斗也不行,为此中国长安汽车已经提前与华为、腾讯、地平线、联通、亿航等30余家TOP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走向全球市场。
“中国长安汽车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全是满满的机会。”朱华荣对中国长安汽车的未来充满信心。
独立不是中国长安汽车的终点,而是开启新长征的起点。有着国家背书,中国长安汽车势必将加快迈向世界级品牌的步伐。
万事俱备,中国长安汽车只需静待时间到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