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高能量密度使其能够在相对紧凑、轻巧的封装中存储大量能量。这对于实现单次充电后的长续航里程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 《Nature》期刊

据外媒报道,中国研究人员宣布在锂电池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使特斯拉最先进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相对于其尺寸和重量所能存储的能量)翻了一番。

目前,特斯拉最好的电池能量密度约为每公斤300瓦时,而天津大学研究人员研发的电池能量密度超过每公斤600瓦时。能量密度越高,电池体积就越小、重量就越轻,最终可以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当前锂电池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于其内部的液体,即电解质,锂离子在其中移动。问题在于,由于每个锂离子都被其他锂离子包围,电解质可能会被“堵塞”,形成一种僵硬的、有序的结构,从而限制电池的效率、稳定性和性能。

中国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上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描述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他们创造了一种结构更加混乱的新型电解质,使离子能够更自由地移动。

研究人员写道:“非域化电解质设计通过诱导高度无序的溶剂化微环境,有效降低动态势垒,稳定界面相,并为电池性能的变革性进步提供巨大潜力,从而克服了传统电解质的固有限制。”

当他们测试新电池时,它达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604.2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它在超过100次充放电循环中也能保持稳定。此外,电解质在明火下不会着火,在-60°C下也能正常工作而不会结冰。

目前,该电池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尚未准备好进行量产。虽然它在受控的实验室条件下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其性能和安全性仍需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广泛测试。

如果这种新型电池最终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其潜力将非常巨大。更轻、更持久的电动汽车电池将显著提升其续航里程,并缩短充电时间。除了电动汽车之外,它还具有其他应用,例如改善可再生能源电网的储能性能,以及为各种消费电子产品打造更安全、容量更大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