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个月,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即将开始。

9月10日,盖世汽车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此消息公布,最开心的无疑是车企们。

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车企间层出不穷的“花式竞争策略”正陷入“合理性”与“边界感”的模糊地带。谁是规则的“破坏者”,谁又是被动的“防御者”?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加害者与受害者的身份往往在利益博中相互转换,难以用非黑即白的逻辑简单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共识是,守住底线共筑繁荣才是上策。

车企“受害者联盟”齐发声

车企苦“恶意抹黑”久矣,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跟据业内相关统计,仅2023年就有特斯拉、比亚迪、长城汽车、蔚来、小鹏、零跑等车企,纷纷以负面评论灌水、恶意抹黑,严重损害企业社会评价和商业信誉及用户合法权益的名义,起诉了一批大V、自媒体账号并进行索赔。

为此,极氪、蔚来、小鹏、深蓝等车企还于当年在社交平台开通“法务部账号”,用以对恶意抹黑、造谣重拳出击。此外,长城、蔚来、鸿蒙智行、比亚迪等企业还接连发布“悬赏令”以打击网络水军。

于此,上述《通知》发布之后,不少车企随即表态应援。与此同时,不少被车企打击到的“黑水军”也浮出水面。

其中,9月11日,理想汽车表示,近期,该公司发现部分网络黑公关、黑水军通过恶意抹黑、编造虚假信息等手段,恶意诋毁理想汽车品牌形象、产品质量,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及行业健康发展。

经查证,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13个MCN机构的332个账号,通过搬运洗稿、批量炮制虚假信息等方式,恶意诋毁理想汽车产品质量及经营状况。某科技中心、某设备有限公司控制的多个MCN机构及旗下账号,针对尚未上市的理想i6车型捏造投诉占线、月销量腰斩、价格低廉等不实信息,抹黑理想i6车型市场表现,破坏市场环境。此外,自媒体账号“曹椿的电车”、“大林子爱加电”等长期发布贬损理想汽车的侵权内容,通过捏造事实、歪曲解读等方式误导公众,严重侵害理想汽车品牌及产品声誉。公司现已固定相关证据,将采取不限于刑事报案、行政投诉、民事诉讼等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

无独有偶,蔚来法务部发文公布近期维权进展如下:

网络账号“2018护甲神龙”持有人相挺无视国家法律,近一年内在多个平台发布数千条言论,攻击、诋毁、谩骂蔚来及蔚来用户,严重损害了蔚来及用户的合法权益及网络清朗环境。法院已于近日作出一审判决,判令相挺立即删除全部侵权内容,公开向蔚来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蔚来法务部表示:“近期,随着全场景科技旗舰SUV蔚来全新ES8发布及智能大空间旗舰SUV乐道L90热销,我们也关注到疑似黑公关和水军有组织地对蔚来及旗下产品进行抹黑、攻击,对此我们已持续监控、固定证据并掌握了部分MCN机构的信息,已对部分账号采取了报警、诉讼等法律措施,将适时向公众公布案件进展。今年以来,我们已对数百个侵权账号采取各类法律行动,涉及数以百万计针对蔚来的诋毁、抹黑、谩骂等违法侵权信息传播。”

此外,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发微博表示:坚决支持和拥护。卢放在发文中提到,一些网络乱象严重扰乱了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也对民族汽车品牌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损害的是行业的未来。这次专项整治行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转发了工信部官微的内容,并评论道:“好事!支持!拥护!”

鸿蒙智行公众号发布消息称,鸿蒙智行依法维权,打击恶意造谣、抹黑、诋毁、攻击鸿蒙智行的网络黑公关、网络水军。

谁在“当局者迷”?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的整治行动并非首次。

今年5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黑嘴’专项行动”,“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明确将汽车行业纳入治理范畴,重点打击诋毁攻击企业产品质量、捏造虚假信息抹黑企业声誉、恶意投诉企业,以及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联动发布涉企负面信息、恶意攻击企业或企业家等行为,从舆论源头遏制乱象蔓延。

随后在7月,中央网信办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多种手段歪曲事实、专业领域信息不实等突出问题被列入此次专项行动的重点整治之列。

然而事实是,汽车行业恶意抹黑的现象仍然“屡治不止”。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截图

聚焦本次整治行动的具体内容,除却外界“黑水军”“黑公关”维度,即:通过制作虚假图片、视频,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车企负面话题,恶意解读汽车企业销量波动,攻击汽车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等,赚取网络流量,获取商业利益。

还需要关注的有三点:

其一,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提升涉汽车企业网络乱象处置质效,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护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二,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比如,对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其三,恶意诋毁攻击问题。比如,组织、操纵网络水军、“黑公关”“黑嘴”及“饭圈”粉丝,联动发布涉汽车企业及企业家的虚假、负面信息,煽动网民情绪,打“口水战”,恶意抹黑竞争对手;汽车企业高管利用自身影响力在网上“拉踩”引战等。

上述三个整治维度,不言自明。

毕竟一直以来,汽车行业的“友商”们仍需要加强团结意识。车企之间,也需要警惕“亦敌亦友”的关系。

结语:

汽车行业网络生态的净化,既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市场秩序回归理性的关键一步。

此次六部门联合整治,不仅剑指外部黑灰产的恶意牟利行为,更将企业自身的营销规范、高管言行纳入监管视野,这种“双向治理”思维恰恰切中了行业痛点 —— 当恶性竞争的“口水战”让位于技术创新的“实力赛”,当流量至上的“黑公关”让位于用户为先的“好服务”,中国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全球竞赛中,以清朗的舆论环境为底气,驶向更广阔的发展蓝海。

这场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或许只是行业生态重构的起点,但唯有以“零容忍”态度斩断乱象利益链,才能让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品牌价值,在真实、透明、有序的网络空间中充分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