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 Science,NIMS)下属中心之一的材料纳米结构研究中心(MANA)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廉价的氢氧化铁催化剂,可以支持硼氢化钠作为储氢材料。

图片来源: NIMS

随着世界向氢能社会迈进,一个主要挑战依然存在:高效地储存和释放氢气。硼氢化钠(SBH)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储氢材料,只需与水接触即可产生氢气。然而,这种反应通常依赖于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例如铂,这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最近,由课题组长Yusuke Ide博士领导的MANA分层纳米化学研究小组,与Ezz-Elregal M. Ezz-Elregal先生和Mitsutake Oshikiri博士合作,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利用“绿锈”——一种曾被认为过于不稳定而无法实际应用的混合价态氢氧化铁矿物——开发出一种经济高效的高性能催化剂。

其关键在于用氯化铜溶液改性绿锈颗粒。该过程在颗粒边缘形成纳米级氧化铜簇,从而产生高活性的产氢位点。绿锈结构还能吸收阳光,通过铜簇传递能量,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

性能测试表明,新型催化剂实现了与传统贵金属基材料相当甚至超越的制氢高周转频率。它还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即使在重复使用后也能保持催化活性。

这项突破尤其具有前景,因为它具有可扩展性和实用性。该催化剂在室温下工作,相对易于生产,并且可以与现有的SBH制氢系统良好集成。鉴于低成本SBH生产技术已在开发中,并且该技术已在氢动力船舶上进行试点项目,这一进展有望加速全球向清洁氢能的转变。

“我们预计我们的催化剂将用于汽车和船舶等许多车载应用中的氢燃料电池,”Ide博士表示,“这有望带来各种形式的零排放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