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都立大学发明新型轻量级框架 使无人机遥感物体检测更快、更准确
遥感目标检测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在推动无人机(UAV)在灾害响应、城市规划和环境监测等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设计兼顾高精度和快速轻量性能的模型仍然是一项挑战。
无人机通常会在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上捕捉不同大小、角度和光照条件下的物体图像。因此,市场需要一种创新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在不依赖大量计算资源的情况下提供稳健的结果。
图片来源: 都立大学
据外媒报道,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大阪都立大学(Osak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一个研究团队,由研究生Hoang Viet Anh Le和副教授Tran Thi Hong及其合作团队领导,开发出一种专为无人机设计的新型检测框架。该研究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部分重参数化卷积模块(Partial Reparameterization Convolution Block,PRepConvBlock),它在保持强大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降低了卷积运算的复杂性。这项创新使得使用更大的卷积核成为可能,从而实现更长距离的特征交互,并显著扩展了感受野。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浅层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Shallow 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SB-FPN),该网络融合了浅层和深层特征尺度之间的信息,以增强视觉表征。
这些创新成果汇聚于一个名为SORA-DET(浅层优化重参数化架构检测器)的新架构中。
SORA-DET专为无人机遥感设计,最多可搭载4个检测头,实现了高精度和高效率。在基准测试中,该检测器在极具挑战性的VisDrone2019数据集上达到了39.3%的mAP50,在SeaDroneSeeV2验证集上达到了84.0%的mAP50——性能超越了大多数大规模模型,同时显著缩小了体积并加快了速度。
事实上,SORA-DET所需的参数比传统的单阶段检测器减少了近88.1%,推理速度高达5.4毫秒。
紧凑的设计、高检测性能和实时适应性相结合,使SORA-DET成为基于无人机的遥感领域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通过在轻量级设备上实现精确的物体检测,这项研究为灾害管理、搜救行动等领域的重大应用打开了大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