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乐令 太乐令孙玄成所集者,工人多不能通翻译
本文阅读简介:
- 1、唐朝主管声乐的官叫什么官名?
- 2、汉朝中太仓令;太乐令;太史令;太医令是什么官职?它们分别是主管什么的?它们之间属于什么关系?
- 3、古代宫廷掌管歌舞音乐和礼仪部门的官衔有哪些
- 4、汉初朝廷设有什么?负责掌管音乐。
- 5、西汉乐府中掌管雅乐的是
- 6、曹绍夔捉怪文言文注释己
唐朝主管声乐的官叫什么官名?
太常寺
设太常寺卿、少卿、丞各一人;博士四人:主簿、协律郎、奉礼郎、太祝各一人。
所以,主官是太常寺卿。而且品秩还很高,正三品。要知道唐朝由于唐太宗曾任一品官,所以后来的官员最高品秩就到二品。太常寺卿就三品,相当于其他朝代的二品大员。
下辖太乐署、鼓吹署,这两个是专司音乐的。
直接管理音乐的部门就这两个了。官衔是太乐令、太乐丞。其中太乐令是主官。
然后还有宫廷也负责一部分,如教坊、梨园就归宫廷管,也是负责音乐、戏剧、舞蹈的。
太常寺还负责管理巫、医,如太仆署、太医署等。
自有国以来,我国历史上都有掌管音乐的机构,周朝、秦朝有奉常,汉改太常,到北齐太常为一寺(司),后历朝沿袭之,一直到清末才废止。
另外,太常寺在唐朝是九寺之一,明朝是五寺之一。到朝廷重大庆典的时候,太常寺需要拟定章程,上呈礼部。所以,太常寺算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甚至明朝裁撤了很多部门,但是太常寺依旧保留了下来。
这里有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朝廷和宫廷的区别。太常寺及其下辖署衙,都是朝廷的部门。而宫廷则是负责宫廷和内宫的事情。所以太常寺太乐署的音乐,主要是庆典、朝仪等方面的音乐。而宫廷的,教坊和梨园,就属娱乐性质了。
汉朝中太仓令;太乐令;太史令;太医令是什么官职?它们分别是主管什么的?它们之间属于什么关系?
太仓令:置令、丞、监事、典事。
太乐令:掌伎乐,掌国之祭祀,大享用乐之事。
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太医令:为百官治病,少府者,为宫廷治病。
感觉他们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古代宫廷掌管歌舞音乐和礼仪部门的官衔有哪些
古代宫廷掌管歌舞音乐和礼仪部门的官衔有乐府、乐府令丞、大晟府、协律郎。
1、乐府
乐府,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2、乐府令丞
乐府令丞,官名,乐府为汉代设立的搜集乐歌的机构,以供阜帝和宫廷享用,乐府的乐,与太常所属太乐令所掌的乐不同”。宗庙乐为太乐令所掌之乐,安世乐则是乐府所掌之乐。乐府设令及丞,隶属于少府,哀帝时废。
3、太乐令
汉代太常所属有太乐令及丞,东汉改太乐为大予乐,置大予乐令及丞,仍属太常。《后汉书·百官志》说:大予乐令掌伎乐,掌国之祭祀,大享用乐之事。
4、大晟府
大晟府,北宋官署名。掌乐律。崇宁四年(1105)置,长官为大司乐,副为典乐,所属有大乐令、协律郎、按协声律、制撰文字、运谱等官。宣和二年(1120)废。
5、协律郎
协律郎,官名。汉代称协律都尉,武帝以李延年善新声,为之置此官。晋改称协律校尉。北魏以后各朝设有协律郎,掌管音律,属太常寺。唐为正八品上,明为正八品。清在乐部设协律郎,后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乐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府令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晟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协律郎
汉初朝廷设有什么?负责掌管音乐。
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
《汉书·礼乐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也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太予乐署,行政长官是太予乐令,相当于西汉的太乐令,隶属于太常卿。一个是黄门鼓吹署,由承华令掌管,隶属于少府。
西汉乐府中掌管雅乐的是
西汉乐府中掌管雅乐的是太乐令。
太乐令即太乐署之首长。自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设置,隋(公元581~公元618)唐(公元618~公元907)二代沿袭汉之旧制,设有太乐令一或二人。其职掌为安排祭祀、飨宴时乐舞事宜,掌管雅乐。
简介:
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雅,正也。是一种中国古代汉族的传统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
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曹绍夔捉怪文言文注释己
1. 曹绍夔捉怪 文言文翻译
出处:(唐) 刘餗 《隋唐嘉话》
原文: 曹绍夔为太乐令,享北郊。监享御史有怒于夔,欲以乐不和为之罪,杂扣钟磬,使夔暗名之,无误者,由是反叹服。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适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云,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而去,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磬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翻译: 曹绍夔任太乐令,在北郊举行祭祀。监督祭祀的御史对曹绍夔心怀不满,想借用音乐演奏不和谐来加罪于他,于是乱敲钟和磬,让曹绍夔说出乐音的名称来,曹绍夔竟然都说出来了,没有一个错误,因此御史反倒佩服起曹绍夔来了。
洛阳有个和尚,他的屋里有个罄钟,每天时常自动的发出声音。和尚认为有妖怪·,他因为害怕而生病。寻求有法术的人使用各种方法来禁止罄鸣响,最终也不能使它禁止。曹绍夔与和尚是好友,来看望他的病况,老和尚就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罄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安排饭食,我一定帮你除掉它。” 和尚虽然不相信他,但仍希望他的方法有效,便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来款待他。曹公吃完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罄钟上几个地方锉了几下,罄钟的声音就不再响了。和尚追问这样的原因,曹绍夔说:“这个罄钟和前殿斋钟振动的频率相同,敲击斋钟这个罄钟就相应响了起来。”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
谢谢~
2. 曹绍夔捉怪原文 注释 翻译 文化常识 练习及答案
翻译: 洛阳有个和尚,他的屋里有个铜磬,每天时常自动的发出声音.和尚认为这件事是奇怪的,老和尚吓得生病了.寻求有法术的人使用上百种(许多)的方法来禁止磬鸣响,最终也不能使(它)停止。
曹绍夔与和尚很友好,来看望他的病况,老和尚就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吃饭,我帮你捉妖." 和尚即使不相信他,但仍希望他的方法有效,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 把磬锉了几下,磬果然不再自鸣了。和尚苦苦地追问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
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
3. 曹绍夔捉怪 的原文
原文: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译文: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屋里的铜磬,每天自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和尚以声响为妖怪.时间一 长,老和尚吓得生病了.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曹绍夔与和尚是好朋友,来看望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和尚不相信他,仍希望它有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 锉了几下,磬果然不再自鸣了。和尚问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
4. 文言文《曹绍夔捉“怪”》的解翻
曹绍夔捉“怪”
【原文】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①,日夜辄(往往)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②百方禁之,终不能已(停)。绍夔(kuí)与僧善(友好),来问疾,僧俱以告。俄(一会儿),击斋钟③,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zhuàn,菜肴),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希望)其有效,乃具(准备)馔以待之。夔食讫(qì,毕),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④,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
①罄(qìnɡ):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
②术士:有法术的人。
③斋(zhāi)钟:寺庙里开饭的钟。
④律合:指频率相同。
【译文】
洛阳有个僧人,(他的)房中有只罄,白天和夜里往往会自己响起来。僧人认为这是怪事,(因)害怕而得了病。他寻求有法术的人用各种方法来解除这个现象,始终没有能够(让罄声)停止。绍夔和僧人是友好,前来询问(僧人的)病情,僧人将情况全都告诉了(他)。一会儿,敲击寺庙里开饭的钟时,罄又发出声响。绍夔笑着说:“明天你备办好丰盛的菜肴,(我)理当为你消除这种怪事。”僧人虽然不相信绍夔的话,然而又希望他说的话有效,于是准备了菜肴款待他。绍夔吃完了饭,拿出怀中的锉刀,(用锉刀)在罄上锉了几个地方,罄的响声就完全没有了。僧人竭力追问其中的原因,绍夔说:“这个罄和钟的频率相同,敲了那个,这个就会应和。”僧人很高兴,他的病也痊愈了。
5. 曹绍夔捉怪的全文翻译
一、翻译:曹绍夔任太乐令,在北郊举行祭祀。
监督祭祀的御史对曹绍夔心怀不满,想借用音乐演奏不和谐来加罪于他,于是乱敲钟和磬,让曹绍夔说出乐音的名称来,曹绍夔竟然都说出来了,没有一个错误,因此御史反倒佩服起曹绍夔来了。洛阳有个和尚,他的屋里有个罄钟,每天时常自动的发出声音。
和尚认为有妖怪·,他因为害怕而生病。寻求有法术的人使用各种方法来禁止罄鸣响,最终也不能使它禁止。
曹绍夔与和尚是好友,来看望他的病况,老和尚就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罄也跟着自鸣。
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安排饭食,我一定帮你除掉它。” 和尚虽然不相信他,但仍希望他的方法有效,便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来款待他。
曹公吃完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罄钟上几个地方锉了几下,罄钟的声音就不再响了。和尚追问这样的原因,曹绍夔说:“这个罄钟和前殿斋钟振动的频率相同,敲击斋钟这个罄钟就相应响了起来。”
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二、原文:曹绍夔为太乐令,享北郊。
监享御史有怒于夔,欲以乐不和为之罪,杂扣钟磬,使夔暗名之,无误者,由是反叹服。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适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云,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而去,其声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磬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便愈。
三、作者和出处作者:唐代王谠出处:《 唐语林》扩展资料一、故事揭示道理1、对暂时不理解的事情不能盲目的以为是鬼神作怪而要以科学的精神去探求其中的道理,只要明白了其中道理就没有什么解释不了的。2、懂点科学知识极其重要。
3、迷信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相信科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作者简介王谠,字正甫。
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宰相吕大防之婿。曾为京东排岸司。
元□四年(1089)任国子监丞。后改少府监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绍夔捉怪。
6. 曹绍夔捉怪的译文
曹绍夔捉妖治病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一个老和尚屋里的铜磬,常常自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半夜,寺中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来,铜磬也跟着幽幽地响,似鬼魂在啜泣,如幽灵在飘荡,老和尚神情悸动,恍惚不宁,以为妖怪作祟.时间一长,老和尚给吓病了,卧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铜磬,以免招灾上身.老和尚的朋友曹绍夔前来看望.谈起铜磬作怪的事,曹绍夔觉得很奇怪,仔细察看铜磬,与别的铜磬并无两样.这时,寺庙里开饭,饭堂里响起钟声,那磬也跟着发出"嗡嗡"声响.老和尚又惊惶不安起来.旋即,钟停了,那声音也停止了.曹绍夔见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虚地对老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老和尚不相信地摇摇头,说:"你若能捉妖,别说一顿酒,就是你天天来,我也请你!"曹绍夔诡谲地笑道:"捉妖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太客气."第二天,老和尚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个精光.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铜磬挫了好几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这是……"曹绍夔说:"哪里有什么妖怪呢 是因为磬和寺里的钟标准音相同,钟一响,它也就随着响起来.现在挫了几道口子后,和钟的标准音不同了,磬就不会自己响起来了."老和尚终于明白了,拍着自己光亮的脑袋说:"怪不得,每次钟一响,铜磬也响,原来鬼怪是它."这时,钟又响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鸣了,老和尚的病也就好了。
7. 文言文《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磬,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云,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挫磬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磬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屋里有个铜磬,每天时常发出声音.和尚认为声响是妖怪.,老和尚吓得生病了.寻求有法术的人使用上百种(许多)的方法来禁止磬鸣响,最终也不能使(它)停止。
曹绍夔与和尚很友好,来看望他的病况,老和尚就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和尚不相信他,但仍希望他的方法有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
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吃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 把磬锉了几下,磬果然不再自鸣了。和尚问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
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
8. 曹绍夔捉“怪”翻译
绍夔是一个:聪明机智,懂音律的人。
曹绍夔捉“怪”【原文】: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
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
夔食讫,出怀中错,鑢(lǜ)磬数处而去,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
僧大喜,其疾亦愈。【译文】: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屋里的铜磬,每天自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和尚以声响为妖怪.时间一 长,老和尚吓得生病了.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曹绍夔与和尚是好朋友,来看望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
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和尚不相信他,仍希望它有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 锉了几下,磬果然不再自鸣了。
和尚问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
9. 曹绍夔捉怪 的原文
原文: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译文: 唐朝时,洛阳有座寺庙.屋里的铜磬,每天自己会发出低沉的声音.和尚以声响为妖怪.时间一 长,老和尚吓得生病了.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们不敢去搬掉那口 铜磬,以免招灾上身.曹绍夔与和尚是好朋友,来看望他.正好那个时候前殿的斋钟响了,磬也跟着自鸣。曹绍夔笑着对和尚说:"明天你请我喝酒,我帮你捉妖." 和尚不相信他,仍希望它有效,准备了丰盛的酒菜。
曹公毫不客气,把好酒好菜光. 酒足饭饱之后,从袖中抽出一把锉刀, 锉了几下,磬果然不再自鸣了。和尚问其道理,曹绍夔说:“此磬和前殿斋钟的音调相同,发生了共鸣。”
和尚很高兴,他的病也好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