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木刻指的是什么
  • 2、木版雕刻的历史
  • 3、木刻的基本概念

木刻指的是什么

木刻俗称“木版画”。为最普及的版画种类。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是中外版画的最早形式。使用的木板有梨木、黄杨木、白桃、白果木等,用树的纵部板面刻制的叫木面木刻、用横断版面刻制的叫木口木刻。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木刻就是以刀代笔,使版面上的刀刻痕迹和木版质地具有类似国画笔墨那样的艺术韵味,称:“刀味”“木味”。

刻木,kè mù 在木质器物上雕刻。 汉 王充 《论衡·自然》:“ 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

木刻工艺:指在木头上进行刻画图形的艺术和方法。木刻工艺包括:创作木刻、复制木刻、木面木刻等。木刻工艺历史悠久,属于传统的手工艺。

木版雕刻的历史

1、木刻画的历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它由文字印刷和图像印刷两部分组成,而图像印刷即是最初的木刻版画。制版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渊远流长。

2、唐朝,在宋朝盛行。中国在11世纪前后,雕刻木版印制图书(包括木版水印)已很盛行,至今还在应用,用纹理较细的梨木、枣木、黄杨木等作版材,将图文描绘在板上或绘在薄纸上反贴于版面,进行雕刻。

3、明代是小件雕刻艺术品的兴盛时期,珍品屡出。这件《鸳鸯暖手》只是其中之一,从中可体会到构思奇妙,刀法老练,刻画传神,宜于把玩,正是这类工艺木雕的特色。1417年,苏州香山匠人蒯祥,应召参加北京宫城建筑。

木刻的基本概念

1、题库内容:木刻的解释[wood engraving;woodcut] 在木上刻图画的艺术或方法,尤指在木料断面上刻制图画以供印刷机拓印 详细解释 (1).用木料雕刻的。

2、鲁迅认为木刻的基础是素描,出自鲁迅的《近代木刻选集》,他一再强调木刻的“创作”性质,说:“所谓创作底木刻者,不模仿,不复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

3、木刻画也叫木板画,它是利用木板上的天然纹理,在木板上采用刻画的方法制作的一种独特的画种。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建筑雕刻,家具雕刻有所减少。而木雕陈设工艺品、木雕实用工艺品有了迅速的发展。

4、刻木刻用的木材因地而异,一般以软硬适度,纹理细致者为宜。中国古今的木刻版画都刻木材的纵切面,称作木面木刻。西方有部分木刻要求刻得精细,则用质坚木材的横断面,称作木口木刻。麻胶版原是铺地板用的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