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北京卢沟桥介绍?
  • 2、卢沟桥在哪
  • 3、关于卢沟桥的资料 卢沟桥的简介
  • 4、卢沟桥在哪里
  • 5、卢沟桥简介

北京卢沟桥介绍?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卢沟桥最初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新建“卢沟新桥”

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新建了“卢沟新桥”。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

1985年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新桥,旧卢沟桥从此成为文物,不再通车。

修缮古桥

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全面修缮了古桥。工程筹资355万元,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并清除沥青,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古桥原貌。

1988年9月3日是一雷雨天,一个霹雷将卢沟桥北侧东起第68根栏杆望柱击坏,望柱上的石狮也同时坏损。1997年又对部分被雷电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补救。

地理位置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距广安门10公里,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29年(1189年),建成于金章宗明昌3年(1192年)。早在700年前,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介绍到欧洲而闻名于世,当年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进入北京的。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卢沟桥在哪

卢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的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1961年,卢沟桥和相邻的宛平县城一起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沟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卢沟桥作为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和全民族抗战爆发地,卢沟桥不仅是丰台区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影响深远的国家重大活动纪念地。

卢沟桥桥面略呈弧形,两端较低,中间隆起,用天然花岗巨大条石铺设的。桥下河床铺设几米厚的鹅卵石和石英砂,整个桥体砌筑其上十分坚实稳固。

关于卢沟桥的资料 卢沟桥的简介

七七事变卢沟桥位于当时的河北省,如今的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七七事变的起因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

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在哪里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1189年6月,全长266.5米。

相信大家对卢沟桥事变这个事件都不陌生,在历史书上我们都有详细的学习过。这是一个惨痛的记忆,但是我们只有正视历史,才能以史为鉴,创造更美好的未来。那么你知道卢沟桥具体是在哪里吗?下面就来说一说。

详细内容 01

卢沟桥(Lugou Bridge)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02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1961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卢沟桥正式退役;1991年卢沟桥实现封闭管理。

03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04

卢沟桥桥面略呈弧形,两端较低,中间隆起。桥墩、拱券以及望柱、栏板、抱鼓石、华表等都用天然石英砂岩及大理石砌筑,而桥面却是用天然花岗君巨大条石铺设的。

05

卢沟桥全长266.5米(桥身213.5米,两端雁翅各26.6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身总宽9.3米(含地袱、仰天和栏杆),桥面宽7.5米。有桥墩10座,共11个桥孔,全以白石建造。桥身、拱、桥墩以腰铁牢固,桥墩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尖端加装三角铁柱,称“斩凌剑”,以抗御洪水和春冰。东西两端拱券各11.5米,中间拱券13. 42米。中心主桥孔跨度21.6米,余孔渐收,近岸孔跨度约16米。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

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

桥身总宽9.3米。

桥面宽7.5米。

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

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南侧有望柱140根,北侧有141根。

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

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扩展资料:

卢沟桥是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很多日本学生并不知道。

当同学们在卢沟桥上驻足欣赏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时,中国语教育推进会干事长、游学团组织者叶言材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

既然来到了卢沟桥,在赞叹石狮子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想象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雅趣的同时,他希望同学们能够遥想历史,对卢沟桥和抗日战争多一些认识、理解和思考。

走过卢沟桥便是宛平城。

同学们一边听着宛平城的过去,一边欣赏街边的老北京民俗展示,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门前。

听完简单的介绍,同学们纷纷表示“想要进去看一看”。

纪念馆内,一幅幅黑白老照片、一句句介绍文字,静静的诉说着1937年至1945年那些惨痛而黑暗的战争记忆。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在“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友好关系”展厅。

叶老师表示,经过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长期不懈努力,中日两国在战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并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同学们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中日关系新的未来。

走出纪念馆,一些学生告诉记者,这些照片很难有机会在日本看到,“心情变得沉重了”。

也有学生表示,“要珍惜生命和和平”、“回去想再好好学习一下那段历史”。

在北京游学期间,一行人还将参观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走访敬老院、学校等设施机构,品美食,赏京剧,在历史和现代、景胜和人文中进一步感受北京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