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简介:

  • 1、魏晋南北朝画论属于中国画论的什么时期
  • 2、元代赵孟釜在中国画论上提出那些主张
  • 3、中国画论求解释解衣盤礴

魏晋南北朝画论属于中国画论的什么时期

构图阶段。汉代时期,绘画进入构图阶段。汉代蓬勃发展,绘画载体扩展,线描、构图能力提升,线条、色彩、构图这些绘画基础要素已经初步成型。成熟阶段。人物画在魏晋南北朝走向成熟,系统化、理论化,开始摆脱稚拙。

中国绘画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逐步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飞速发展,隋唐时期达到了极盛,以后的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绘画进一步成熟发展。

魏晋南北朝也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绘画理论著作也开始出现。此时的绘画多画在绢素上,以长卷式为主形成了传统。

元代赵孟釜在中国画论上提出那些主张

1、赵孟頫,提倡复古,回归唐和北宋的传统,其论画主张继承五代、北宋的体格法度,反对风行已久的南宋画院模式,提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的论点。

2、元代前期的绘画成就反映在一些馆阁士大夫在绘画创作和理论上的贡献。其中以赵孟頫为中心。赵孟頫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修养,而成就重在书画方面。

3、赵孟頫在绘画上有两个著名的主张:一是“古意”;二是“书画本来同”的书意化主张。这两个主张在后来逐渐成为了文人画的审美旨趣,和主要的创作手法。

4、在绘画上他主张“以云山为师”,“作画贵有古意”和“书画同源”,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为文人画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书法上赵孟頫主张回归魏晋、回归传统,在书法实践中师古而出新。

5、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

中国画论求解释解衣盤礴

释疑: 脱衣箕坐。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同“解衣磅礴”出处:《庄子·田子方》:“有一吏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舐笔和墨,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裸。

解衣盘礴,中国画术语。解衣,即袒胸露臂;盘礴,即随便席地盘坐。意欲全神贯注于绘画。清·施润章《就亭记》:“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解衣盘礴移日,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

解衣磅礴:指解下衣服,箕踞而坐,一副神闲意定,不拘形迹的样子。

顾恺之P19: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著有《论画》、《摹拓妙法》、《画云台山记》等。《历代名画记》P19-20:中国最早的画史著作,作者唐代张彦远。

⑨在书画中的虚实表现有黑处见白,白处显黑,繁密处求简约,用笔的轻重,气势的藏露,笔法的枯腴肥瘦等。 《画筌》中的“虚实”中国画论在清代已趋于成熟,而“虚实”成为书画立意、布局、笔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