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箓 授箓需要什么条件
本文阅读简介:
- 1、授箓的意思
- 2、授箓的词语解释
- 3、授箓传度的授箓程序
- 4、授箓传度的授箓职牒
授箓的意思
道教所传 秘密 文书符和箓的统称。 《北史·魏纪二·显祖献文帝》 :“﹝ 天安 元年 春正月﹞ 辛亥 ,帝幸道坛,亲受符籙。
授箓的意义是“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人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
是进入道教修行的意思。道教修行的分为三种:信士:信奉道教的普通人。居士:在家修行,皈依三宝的修行人。道士:授箓或者冠巾后,火居或者出家的道士。所以,皈依一般是指皈依三宝,成为居士。
授箓是为了明确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有了神职之位,在主持宗教活动中通过变身,通到神仙那里,这样我们上陈表章才能上达到神明。第二,道经说“生无道位,死为下鬼”。
授箓:道教根据道士所受法箓的高下,授与不同的法箓名衔,此名衔也表明道士所受法箓品位。
私箓的意思是官方不承认,但是天庭上面会认,前提是私箓是真的。全真道士只有冠巾,没有箓职,做法事一般都是借用祖师之名。
授箓的词语解释
1、道教所传 秘密 文书符和箓的统称。 《北史·魏纪二·显祖献文帝》 :“﹝ 天安 元年 春正月﹞ 辛亥 ,帝幸道坛,亲受符籙。
2、授箓是符箓道派收受弟子 , 建立和扩展教派组织的基本方式 。
3、授箓:道教根据道士所受法箓的高下,授与不同的法箓名衔,此名衔也表明道士所受法箓品位。
授箓传度的授箓程序
1、第二条:对国外正一派道士授箓的道教宫观(以下简称宫观),由中国道教协会确定。第三条:宫观对国外正一派道士举办授箓活动,应报授箓方案和申请授箓者的相关资料。
2、授箓传度天师道的授箓传度源远流长。按《太真科》及《赤松子历》所载:“汉代人鬼交杂,精斜遍行。
3、传度授箓的程序 依照祖制,每年三元节(正月十七月十十月十五)开坛授箓传度,依科修奉。一般为期三天,主要 内容有:箓生报到、登记、接受考核组考核。
授箓传度的授箓职牒
授录醮仪,主要由三师(传度师、保举师、监度师)分别给授箓弟子,讲经说戒演法,并举行隆重的传度法事。
故能济度死厄,救拔生灵,巍巍功德,莫不由修奉三洞真经、金书宝箓,为之津要也。
授箓活动结束后,发给箓生“正一职牒”,以为凭证。通过这次授箓传度,恢复和健全了道教正一派的教戒规范制度,培养了道教人才,满足了国内道众的信仰需求。
传度度牒、授箓职牒、道士证等能够充分证明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之证明。说到这,很多人就不乐意了,说:“不就是一个证吗?真正的高人不需要这些证!按古法来说,未经授箓的道士不得收徒。
第十二条 受箓道士经传度合格后,授予箓牒。箓牒只作为正一派道士经过授箓传度和从事斋醮活动的凭证。 第十三条 举办授箓的宫观,可按传统向受箓道士收受相应的资费。资费标准由中国道教协会核定。
龙虎山天师道祖庭的授箓,远在东汉末年(约公元215-220年),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自陜西汉中迁还龙虎山,遂在天师草堂处(今上清宫地址),建传箓坛,遇三元日升坛授箓,宏扬道教,开创了龙虎山升坛授箓的先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