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动力学,精神动力学治疗
本文阅读简介:
- 1、精神动力学疗法如何有效应用于社交恐惧症?
- 2、精神分析学说,为什么又称心理动力学?
- 3、哪些驱力观点在驱力功能上完全沿袭了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说的分析...
- 4、精神分析学是什么?
精神动力学疗法如何有效应用于社交恐惧症?
1、根据现有的研究,精神动力学对于缓解社交焦虑障碍与CBT同样有效,但是长期来看CBT也许更胜一筹。
2、社交恐惧症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因此心理治疗也是治疗社交恐惧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4、社交恐惧症的治疗方法 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师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比较大。
精神分析学说,为什么又称心理动力学?
1、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又称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学。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2、精神分析学又称“精神动力学”,译自英文“psychoanalysis”或“psychodynamics”。 主创人是弗洛伊德。
3、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哪些驱力观点在驱力功能上完全沿袭了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说的分析...
心理动力学,又称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学。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才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观点的全部。最初,弗洛伊德假定有两大类基本的驱力:(1)同自我或自我保护有关的驱力,包括饥、渴及其他与生存有关的生理需要,它们是使个体生存所必须满足的。
弗洛伊德提出过一个很有名的概念——力比多,又叫性驱力。意思是说,欲望,是一个人最原始的心理能量。当然,他这里所说的欲望,并不单纯指对异性的欲望,还包括各种快感在内。
弗洛德的动力观点假定心理异常有其生物基础。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来源在于心理能量,这些能量又出自先天的驱力和本能。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动力观点。
我们用“本能”来理解。 本能在低等动物就有,而人类的心理机能则最好用“内驱力”来形容。两者的区别在于,本能是先天能力,内驱力更多是需要和满足。
精神分析学是什么?
精神分析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目前有经典的弗洛伊德理论(又称三人关系心理学)、主体客体关系理论(又称两人关系心理学)、自体心理学(一个人的心理学)、拉康的镜像理论(个人不是很了解,据说是文艺青年的最爱)。首先,精神分析是什么。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弗洛伊德在人类精神的三个层次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也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在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人格结构三元说。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