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汽集团作为国有企业,自196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出里程碑式产品,近年积极拥抱智能化转型,2023年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共同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首款合作车型尊界S800已亮相。该车搭载智能光幕玻璃、指向性语音控制、全维度手势交互等创新技术,通过秒级调光、手势识别、多模态交互等功能,重新定义了智能汽车的场景化体验,展现出科技赋能下的产品力跃升。

2025年7月23日,在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上,江汽集团车身电动部件领域专家、开闭件技术经理王鑫深入解析了“情绪价值”在汽车消费中的核心地位,指出其源于顾客感知价值理论,涵盖生理、心理与行为的多维需求。王鑫强调,应以优质产品为基础,通过场景化设计满足用户从基础功能到精神共鸣的不同需求。

王鑫 | 江汽集团车身电动部件领域专家、开闭件技术经理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江淮汽车是一家国有企业。1964年,江淮汽车成立;1968年,第一台江淮汽车诞生;1996年,HFC1061轻卡上市;2001年,瑞风商务车下线,同年我们公司在A股上市;2006年,首台轿车江淮宾悦下线,同年我们取得了乘用车的造车资质;2014年,瑞风S3上市,蝉联2015、2016年小型SUV冠军;2016年,公司牵手蔚来;2020年,我们参与成立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2023年12月1日,江淮汽车宣布与华为合作造车。双方基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尊界S800,后续我们还会在 SUV、MPV等车型上展开合作,目前我们正按计划推进。

尊界S800上用了许多先进技术。首先是智能光幕玻璃,调光玻璃的设计并非单纯追求调光功能,而是基于场景需求与客户产品创新,以实现特定功能。尊界S800所搭载的隐私光幕玻璃支持秒级手势调光,响应延迟低于1秒,遮光率超过99%,操作方式如同手机触屏般简便,仅需手指悬空滑动即可完成。感知手势自动调光与秒级调光技术的结合,构成了尊界S800智能光幕玻璃的核心优势。

我们总结了该技术的几大特点,智能控制、隐私防护、极速切换、低碳节能以及安全防护。在产品设计阶段,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最终选定当前技术方案,主要基于其可控性与速度表现,尤其是对速度有明确要求。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指向性语音控制也是尊界S800的一大亮点技术。该功能可实现“指哪控哪”的操作,支持对后排车门、副驾座椅、隐私光幕玻璃、激光投影及幕布的调节控制。例如,后排乘客指向后窗并发出“把这个调暗”的指令时,系统即可控制车窗透光等级,使侧窗玻璃自动变暗。

尊界内部配置了多组高灵敏度麦克风,通过声波到达时间差(TDOA)技术计算声源方位,并结合波束形成算法定向增强用户发声区域的语音信号,能够有效抑制环境噪声。同时,利用77°大角度避障雷达与激光雷达构建车内空间模型,实时捕捉乘客手势指向方位。例如,当乘客挥手示意关闭车门时,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探测动作轨迹,同步触发车门电机执行操作。该系统深度融合视觉指向信息与语音指令上下文,支持复杂场景下的联动控制。例如,当用户发出“小艺,开启璀璨星河,车窗调至最高隐私模式”的指令时,系统将同步触发星空顶灯效、车窗透光度调节及遮阳帘控制。

此外,尊界S800还配备了全维度手势交互功能,可在多种场景下通过手势实现便捷控制,包括隔空开/关门、多媒体调节、遮光玻璃调节、远程召唤等操作。同时,由13颗追光灯组成的智能追光系统亦支持手势控制。

其中,车轮交互功能包含隔空关门与隔空开门操作。用户仅需在车外优雅挥手,尊界S800即可通过摄像头精准捕捉手势,实现无接触式车门启闭,显著提升使用仪式感。此外,该系统还支持环境调节场景,涵盖车窗隐私光幕调节及车内灯光调节;可对多媒体系统、空调设备以及投影幕布进行控制;并具备自动泊车/召唤功能,用户通过车外挥手即可召唤车辆。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浪潮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功能创新与价格战外,情绪价值正成为车企争夺消费者的新焦点。在尊界车型开发过程中,我们与华为深度合作,致力于打造一款能为目标客户群体提供极高情绪价值的产品。

“情绪价值”一词语源自美国爱荷华大学Jeffrey J.Bailey教授的顾客感知价值理论,原指商品带来的情绪收益(快乐/真产值)与情绪成本(失望/烦躁))的差值;商品对用户带来正面情绪或缓解负面情绪,能满足情感需求。

情绪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涉及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综合状态。情绪的核心在于通过主观感受与外带表现的结合,反映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并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社会沟通等多重功能。

此外,《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就触发机制而言,情绪通常由具体事件直接触发,而情感则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体系紧密关联;从持续性特点来看,情绪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情感则表现为长期稳定的心理倾向;生理反应方面,情绪属于本能反应,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而情感的生理反应相对复杂,涉及认知评价过程;关于表达方式,情绪更为直接且专注,情感则相对内敛且复杂;从功能维度分析,情感的功能更为复杂多元,需协调人际关系网络,而情绪的主要功能仅限于保障个体生存。

此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情感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大致可划分为八个层级,从基础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再到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直至最高层次的超越需求。通常而言,为客户提供的价值维度越丰富、层次越高,其购买产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将人类大脑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是人类最原始的感官反应,由生理本能驱动,无需认知加工即可触发;行为层体现为用户与产品交互过程中的实用性体验;反思层则涉及用户对产品深层意义的理解,涵盖价值观、记忆与身份认同等维度。

若汽车的产品功能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情绪价值的创造便无从谈起。以调光技术为例,若基础功能存在缺陷,则难以通过场景设计为客户创造相应的情绪价值。因此,我们强调情绪价值的实现必须以优质产品为根基。这需要供应链各环节的同仁协同努力,先将产品性能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再通过场景化设计完善情绪价值体系。

汽车产品具备多重属性,涵盖出行工具、私人空间、社交货币、助手-伙伴以及玩具等维度。从唐纳德·A·诺曼提出的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理论框架分析,这些属性可进一步解构为不同层次的情绪需求。

在本能层,情绪需求体现为美、贵、好用、愉快、舒适等因素;行为层则聚焦于减压、趣味性与互动体验,这也解释了为何前几年车企常将产品定位为“成年人的玩具”,甚至推出针对钓鱼等特定场景的定制化车型;反思层则涉及情感需求,包括自我身份认同、被尊重感、精神共鸣以及价值观契合。

图源:演讲嘉宾素材

基于第三方数据梳理,我们系统化构建了新时代汽车的情绪价值点。该体系按层次划分,美感和品质感对应产品外观与内饰设计,需通过视觉冲击力与多感官体验的协同优化,实现好用、好玩、舒适、减压、陪伴等基础价值诉求,这些已成为当前汽车开发的共性标准。

在反思层维度,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购买第二辆车的客户,更加注重产品的审美价值与品味表达。他们关注所购车辆能否彰显自身品位,以及与个人形象、社会地位的匹配度。这种需求延伸至社交认同层面,包括家庭成员、同事及客户等重要关系圈对购车选择的认可与尊重。

更深层次的需求在于精神共鸣的构建。作为汽车从业者,我们期望通过品牌塑造与产品设计,最终实现与客户群体在价值观层面的深度契合,这种精神层面的共鸣已成为高端汽车产品开发的核心追求。

(以上内容来自江汽集团车身电动部件领域专家、开闭件技术经理王鑫于2025年7月23日在汽车智能玻璃创新技术及应用大会发表的《科技赋能,开启视觉新视界》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