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泰克:以算法与工程创新,推动全民智能辅助驾驶时代普惠落地
随着汽车智能化浪潮的加速推进,AI算力已成为决定智能辅助驾驶体验的核心要素,车载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数字引擎”,其性能、安全与创新效率直接影响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落地与普及。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汽车芯片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国内汽车产量突破3200万辆,但座舱与智能辅助驾驶域控芯片的国产化率仍不足20%,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替代空间。
2025年9月10日,在盖世汽车主办的第五届未来汽车AI计算大会上,福瑞泰克智能驾驶首席架构师李帅君从行业现状、技术挑战及企业实践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福瑞泰克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核心战略与技术路径。李帅君指出,真正的先进AI算法并非依赖算力堆砌,而是以更高效率实现更优性能。他强调,通过算法优化与系统工程创新,能够持续降低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应用门槛,推动高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向更广泛的车型和用户群体普及。
李帅君介绍,福瑞泰克作为中国领先的自主品牌TIER one供应商,始终致力于为OEM客户提供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在杭州、上海、成都、嘉兴设有研发中心,并在乌镇建设了先进的智能制造基地。截至目前,福瑞泰克已为超过49家OEM客户量产260多款车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出货量超过160万套,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和规模化交付能力,跻身国内自主TIER one企业前列。
福瑞泰克以ODIN智能辅助驾驶数智底座为核心技术平台,涵盖智能传感器、域控制器、软件算法及闭环服务四大技术支柱,为客户提供软硬一体的全栈解决方案。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已将平台升级至ODIN3.0版本,全面支持高速NOA、城区NOA以及L2 至L4级ADAS功能落地。在产品布局方面,福瑞泰克提供从一体机到ADC15/20/25/30等多个型号的域控产品,算力覆盖从数十TOPS到200 TOPS,能够灵活应对不同车型和功能场景的需求。
李帅君 博士 | 福瑞泰克智能驾驶首席架构师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推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平民化,从中高价位到10万元级车型的快速渗透
福瑞泰克始终坚持“技术平权”的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和工程优化,推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从中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快速渗透。2021年,福瑞泰克与长安汽车合作推出了行业首款基于国产SoC与自研算法的大规模量产ADAS系统,打破了国际TIER one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2022年,公司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以仅13 TOPS的算力实现了高速NOA与基础泊车功能,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15万元级燃油车型,大幅降低了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应用门槛。
今年,福瑞泰克再次实现技术突破,推出ADC25“全民智享版”解决方案。该方案搭载地平线J6芯片,以128 TOPS的中等效算力实现了城区NOA 记忆泊车全功能,并将行泊一体方案下探至10万元级别车型。该系统采用11V3R12U的传感器配置(11个摄像头、3个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大幅优化了系统成本,真正实现了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普惠化。李帅君表示,这款产品虽然拥有“平凡的算力身躯”,但通过算法优化和工程创新,实现了“非凡的性能表现”,有望重新定义10万元级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体验标准。
图源:福瑞泰克
AI算法趋势洞察:先进算法不等于大算力,高效与小模型代表未来方向
面对当前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层出不穷的技术术语——端到端、大模型、VLA(Vision-Language-Action)等,李帅君指出,行业需要回归技术本质,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先进的AI算法。他认为,真正先进的AI算法应当是以更高效的计算实现更优的性能表现,而非盲目追求参数规模和算力堆砌。为生动说明这一观点,他以数学求和问题为例,展示了通过算法优化如何将复杂的计算任务简化为几个高效步骤,强调了结构优化对计算效率的提升作用。
李帅君进一步指出,不仅车载AI呈现这一趋势,云端大模型同样遵循“反摩尔定律”——即同类任务所需的计算量正在持续下降。他引用英伟达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小语言模型在AI智能体应用中表现出更大潜力。基于这些观察,福瑞泰克认为智能辅助驾驶算法发展将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在200 TOPS以内算力区间,算法将不断收敛优化,形成高效精简的全民版智能辅助驾驶方案;而在1000 TOPS算力区间,则仍属于高端技术探索领域,行业将通过VLA等大模型技术尝试颠覆性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最高算力的Robotaxi方案(1200-2000 TOPS)并未带来用户体验的显著提升,反映出算力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
图源:福瑞泰克
全面技术应对策略:构建云车协同体系,实现数据闭环与架构创新
为应对算法快速演进的技术挑战,福瑞泰克已进一步升级构建了完整的车云协同AI大模型体系。在云端,超大规模模型作为“超级智能中心”,通过蒸馏技术生成不同规模的车端模型,显著提升研发与部署效率。李帅君分享了具体实践案例:通过大模型技术解读学术论文、生成代码,团队跟踪SOTA算法的速度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公司自研的FUGA数据闭环系统在2024年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嵌入多类AI模型实现自动化标注、脱敏与高价值场景挖掘,将标注成本降至传统方法的1%,算法迭代效率提升百倍。
在模型架构方面,福瑞泰克创新性地提出“融合式端到端”范式,兼容感知与规控端到端网络。该架构既支持一段式训练以提升规控平滑性,也支持两段式训练以便于人工干预与性能保障。李帅君特别强调,架构选择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在效率与可控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他以上市车型中出现的“压实线变道”“误入自行车道”等典型问题为例,说明了两段式训练在保障性能下限方面的重要价值。
图源:福瑞泰克
工程创新实践:多模态感知融合、算力优化与传感器升级
福瑞泰克高度重视软硬协同与资源优化,通过深入分析神经网络计算特性和芯片架构,将计算任务合理分配至GPU、NPU、DSP和CPU等异构计算单元,实现算力效率的最大化。目前,公司已实现在100 TOPS以内算力平台上稳定运行BEV与端到端算法,为J6等芯片的量产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传感器层面,福瑞泰克采取务实的技术路线,避免过度依赖昂贵的激光雷达,转而深耕毫米波雷达升级与多传感器融合。通过前向4D雷达的“凝视功能”(可根据车速动态调整探测范围),以及角雷达与环视相机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复杂场景下的环境感知能力。李帅君表示,这种技术路径不仅保证了系统性能,更有助于控制成本,加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大众市场的普及。
面向全民智能辅助驾驶时代,持续强化技术底座与产业合作
李帅君总结道,面向正在到来的“全民智能辅助驾驶时代”,福瑞泰克将从AI算法、工程创新和软硬一体三个维度持续强化技术能力。通过ODIN3.0平台的全面升级,公司将为客户提供更强大的算法迭代能力和系统解决方案。未来,福瑞泰克将继续秉持“技术平权”的发展理念,与行业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更广泛车型和用户群体中的普及应用,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享受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带来的安全与便捷。
(以上内容来自福瑞泰克产品市场总监李帅君于2025年9月10日在第五届未来汽车AI计算大会发表的演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