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Starbucks)周一宣布,将与博裕资本(Boyu Capital)成立合资企业,负责运营其在中国的门店。



根据这份价值40亿美元的交易条款,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资本将持有合资企业最多60%的股份。星巴克将持有40%股份,并保留向合资企业授权品牌及知识产权的权利。


此次公告出台前,这家咖啡巨头已对包括战略合作在内的多种方案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评估。星巴克表示,其中国业务估值超130亿美元,这一估值涵盖合资企业控股权的出售价值、星巴克所持剩余股份的价值,以及未来将持续获得的授权费。


该交易预计将于2026财年第二季度完成,尚待监管部门批准。


星巴克于1999年在中国开设首家门店,2015年便成长为公司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依托当前良好的业务发展势头,与博裕资本的合作将助力星巴克中国充分释放庞大的市场机遇。”星巴克中国CEO刘文娟(Molly Liu)在声明中表示。


如今,星巴克在中国已拥有约8000家门店,但仍对该市场抱有远大目标。CEO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9月向CNBC的凯特·罗杰斯(Kate Rogers)表示,未来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有望达到2万家甚至3万家。


但近年来,星巴克中国的销售额大幅下滑——起初受疫情及相关政府限制影响,后续则因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对手瑞幸咖啡目前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超过星巴克,且凭借比这家美国咖啡连锁更低的饮品定价赢得了消费者青睐。


星巴克周三发布财报显示,受客流量增长9%推动,其2025财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2%。不过,为与本土竞争对手抗衡,星巴克加大了折扣力度,导致中国门店的客单价下降,进而拖累了公司利润。


尽管星巴克高管始终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前景表示乐观,但该地区的疲软表现已影响到公司整体财务业绩。


数十年来,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快速增长的经济,使其成为美国企业眼中极具吸引力的市场。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加之本土品牌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其在华战略。


今年早些时候,汉堡王(Burger King)母公司餐饮品牌国际(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从TFI亚洲控股手中收购了其表现不佳的中国业务,计划将其出售给其他运营商。另一方面,麦当劳两年前将其在中国业务的少数股权从20%增至48%,旨在从市场增长中获益。